第307章 出游(叁拾)(4/6)
矩阵式音乐喷泉在晚上19点半准时开演,灯光音乐流水交相辉映,伴随着音乐响起,灯光喷泉开始有规律的跳跃弹射直到表演结束才会归于平静等待下一轮演出。看过喷泉表演踏上大唐不夜城的步行街,灯光装饰映照着古街活力四射。一个个不同风格的文化演出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宾客驻足观看,吃着美食欣赏美景,在烟火中感受生活的气息融入尘世享受最平凡的幸福,人生的美好不过如此。众人围在一起打卡拍照纪念此时此刻,每一处美景都不愿放过。停不下来的咔咔声记录下了这美轮美奂的夜景,记录下一个个家庭幸福的瞬间,成为此生宝贵的回忆。各家孩子们一行人直到凌晨12点才乘车返回住处,长辈们10点回了酒店休息。
次日一行人睡到自然醒起床收拾好一起用了餐食后决定先去碑林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始建于1944年,是陕省最早创建的博物馆。其源头可追溯到具有900多年历史的长安碑林。碑林于北宋元佑二年,为保藏唐《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及颜真卿、柳宗元等人的书法名碑而兴建,崇宁二年迁于现址。经历代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最终建成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
1953年,孔庙被扩充为陕省历史博物馆馆区。
长安孔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碑林博物馆现址。现存的照壁、牌坊、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多为明清建筑。
碑林始建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现收藏自汉代之后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其中,陈列在碑亭中的《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由唐玄宗李隆基注书,被誉为“迎宾第一碑”,是最早移入碑林的藏品之一。
碑林的第一展室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