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出游(贰拾壹)(2/3)
拉条子,维吾尔语叫“兰格曼”,是边疆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其起源众说纷纭。拉条子制作时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加入了各种蔬菜和牛羊肉,是边境各省各族群众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
薄皮包子,维吾尔语称“皮特尔曼达”,意为死面包子,这种包子的皮不用发面而是用温盐水和面而成,面皮擀得很薄,几乎可以透亮。然后将上好的料羊肉切成小指尖大的肉丁,再将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拌匀成馅。面粉用凉水和成硬面,切成小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粒,包馅成鸡冠形,入笼屉用旺火蒸20分钟即熟。这种包子皮薄肉嫩油多,伴有洋葱的香甜味,非常可口。薄皮包子除了单独食用外,还常和抓饭在一起食用,即在抓饭上放几个薄皮包子,这是维吾尔族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饭。
馕包肉,维吾尔语称为“塔瓦喀瓦甫”,属新潮小吃品种,是边疆风味名食之一。馕包肉这种面肉合一的风味食品非常能代表当地的传统民族特色。它的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样化,既可以作为小吃推车或店门前兜售,也可以作为一种风味菜食,登上清真宴席的大雅之堂,作为一种名菜供中外宾客品尝。
当地人喜欢面食会吃一些带汤的饭时喜欢配上一种叫做油塔子的面点。油塔子是少数民族人民喜食的面油食品,形状似塔,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油塔不仅是维吾尔族待客的一种上乘主食,也是街头的风味小吃,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其主要是用面粉、炼好的羊油、清油、精盐、花椒粉等做成的。
玛仁糖又叫切糕,是一种新疆维吾尔族民众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切糕的历史悠久,早在丝绸之路时期,边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正宗的玛仁糖口味纯正,口感香醇,酸甜适度,清香袭人,甜而不腻,又营养丰富。
这些还只是当地的美食的冰山一角,这里的瓜果受天然环境的影响,加上当地人多年的治沙。形成了这里独特的绿洲华夏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将绿洲变为沙漠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