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出游(拾伍)(4/6)
时,放进蒸笼蒸熟,这叫“面筋”,再将沉淀了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蒸熟了酿皮,从盘中剥离,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酿皮除有“蒸酿皮外”,还有“馏酿皮”。馏的酿皮,金色发亮,薄细柔脆;而蒸的酿皮,色褐沉着,浑厚肥大,两者色形各异,味道基本一致。酿皮虽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充当下酒冷盘。冷热均宜,四季可食。
发菜蒸蛋,用盛产发菜。发菜细如丝,柔如棉。将鸡蛋清和鸡蛋黄分离,搅匀蛋清,加入盐、姜、花椒粉等佐料,作为衬底;后在蛋清上面放发菜,上笼蒸片刻,待蛋白和发菜初凝成形,再倒入搅匀的蛋黄蒸至熟透为止;取出,切成方块或菱形,反过来码入盘中,浇上内含木耳、黄花、笋片、香菜末、团粉少许的鸡汤或肉汤,滴几滴香油即可上桌。
“拉条”也叫“拉面”、“扯面”。当地的回、汉人民在制作拉条时,和面、揉面过程具有独特的技巧。一般汉族人民在做拉条和好面粉条时,在面条上抹菜油,以防粘连;而回族人民制作的拉面,可以不用一滴菜油。他们在调粉时放些盐或碱水,把面粉团拌来揉去,直到软硬适中,弹性很大,可塑性极强时,然后手轻力匀,反复拉扯四五次,不断一根,成为宽细、圆扁不同的匀称面条。而且每次拉出的一把,入锅捞出,恰好一碗。圆柱形的叫“鸡肠子”,扁状的称“韭菜叶”,入口柔软光滑,韧而不断。一般家常吃时,调以炸酱,并拌调油泼辣椒、蒜泥、醋等,吃起来非常可口。
尕面片是当地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尕面片已成了最普及又享有盛名,品种繁多,滋味独特的面食了。按尕面片的形状,配料和烹饪方法不同,有做工细致纤小玲珑的“指甲面片”、“雀儿舌头”;有和蘑菇混煮的“蘑菇面片”;有不带汤而用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