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1456破门宰相(1/5)

1456破门宰相(1/5)

    商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其实是在万历十三年在两淮盐运司首设商籍,说到底还是为大盐商们专门开立的户籍。是明清时期为解决商人户籍与科举问题而设立的附籍制度,因商人长期异地经营导致原籍脱节,故创立并将其纳入户籍体系。该制度允许盐商等商帮子弟在行商省分附籍,获得科举应试资格,通过特批府学名额实现“商而优则士“的阶层流动。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除了那些在老家有田产的商人外,大部份异地经商的商人子弟确实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于是,商人们为了家中子弟的教育和科举,不得不每年频繁奔波,在老家和自己经商的地方两头跑,打点和官府之间的关系。今年,魏广德计划先把吏科之事解决,将整个官府纳入朝廷管理之下,改革俸禄制度,待来年就尝试从户部分离出商税局。然后,他就再提议,让各地商税局可以挂靠向他们缴纳商税商人的附籍,也就是商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说,把商税征收和商籍挂钩,缴商税就可以入商籍。这样,这些有钱的商人们就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花钱雇请名师指导功课以备科举考试。别觉得商人子弟进入官场,会把大明官场搞的更加乌烟瘴气。其实,商户子弟进入官场也不是稀奇事,身边的张四维就属于商户之家。至于他家的地主身份,其实不过是掩饰,都是经商赚钱后才置办的产业。魏广德还在脑海里盘算,旁边张居正就开口说道:“善贷的提议我觉得可行,这个事儿还不能等一条鞭法推行后再做,得早做打算。我看,就从北直隶开始,把各地府县官衙里的职位都登记一遍,斟酌着进行调整增减,定下制度来。诸公以为如何?”张四维和申时行听后都是微微点头,纷纷表态支持。“叔大兄,诸位,我看其实不必一省一省做这事儿。可以完成清丈之事的省份,让他们尽快整理各府县官衙里职位报到吏部去。至于纳入朝廷俸禄这事儿,暂时封锁消息,等朝廷定下章程来再统一下发命令。想来一年内各省都该完成清丈之事,来年就可以把官府职位全部定下来。到时候在核定各省一条鞭法税额后一并退出,等到那时候,再要求各省重编黄册,按照白册为准。今年科举那些官员,都还在各部观政,我的意思都留下,除必要职缺安排人填补外,都留在各部办公。到重编黄册时一边分派下去,汇同都察院一起监督。另外,吏部也把这些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