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海图(3/5)
松部后,双方很快就会和到一起。有了俞大猷部斥候带路,李如松部南下速度更快。毕竟,他们一路走来,因为对地理完全不熟,为了避免错过最好的扎营点,行军速度就不是很快。最简单的,大军驻扎一定得靠近水源地,若是离开这样的理想扎营点,继续行进几里十几里,然后找不到水源或者水源不足以供应大军,那将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儿。有了俞大猷部斥候带路,到来时就为他们规划好军营驻扎的位置,自然就省事儿多了。之后,俞大猷就在东吁城见到了李如松。此时的李如松还没有万历中期经过三大征以后的傲气,自诩“大明第一武将”,所以见到比他爹名声还大的俞大猷,也是规规矩矩。值得一说的是,虽然俞大猷在大明军中地位很高,但是在兵部下发的西南军队序列里,李成梁的地位要高于俞大猷。不管怎么说,现在俞大猷已经从陆师转职水师,兵部给李成梁的职务是总督西南军事,俞大猷也的水师不在此序列中,但按照文书此时也得听李成梁的调遣。接风宴后,李如松部只在东吁城休整两日,三万大军就继续南下,进驻缅南各城镇驻防。城防移交后,水师官兵也会开始向勃固和达贡两地集结,此两地已经被南海水师划做军港,准备以后长期驻防。只不过俞大猷不知道,他留下来的水师最后是会脱离南海水师建制,单独组建一支西海水师。现在的东吁城,俞大猷仅率少量水师官兵驻防,其实城防也已经移交,剩下就是在缅甸王宫中的缴获。而那些被明军俘虏的缅王王公大臣和宗室,则被李如松直接无视。此刻,俞大猷就带着李如松在清点这批物资。“十六箱各色宝石、器物,都已经拟好清单,清点后就可以封箱盖印。”屋里摆放着十多个箱子,现在箱盖都被打开,露出满满的各种宝石,甚是炫目。李如桢和李如柏有些痴痴的看着这些宝石,眼中贪婪之色尽显。两人眼神落入俞大猷眼中,但他也没什么表情。东西移交以后,就没他什么事儿了。至于李成梁的儿子要是起了不该有的心思,那也和他关系不大。倒是李如松从始至终都只在看手里的清单,一点都没有受到箱子里那些财物的影响。李如松做为注定继承李成梁家底儿的人,自然知道那些事儿能做,那些事儿不能做。就好比这批已经有清单的东西,那就是一件都不能少的。这些东西,俞大猷移交时就说的清楚,都是缅王使用或者私人收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