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大明人口谜题(4/5)
人说官方统计所遗漏的人口数至少有1亿,而更大胆测算的结果是明末有接近3亿人口是黑户。所以种种迹象表明,明朝在两百多年的漫长时间里,始终有巨量的人口如同“幽灵”一般,游离于朝廷的官方统计之外。如果能够解开明朝中晚期的人口之谜,或许就能够解开明帝国衰亡的真相和清朝人口奇迹般暴增的真相。在明朝官方资料,也就是《明实录》中记载了户部上报的数据,明朝初期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人口总数是5987万人,在正德元年(1506年)为4680万人。也就是说在户部的统计数据里,明朝从初期到中期的人口变化是出现了超过1307万的人口负增长。这样的人口变化轨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人们找不到理由相信这是明朝历史发展的真实结局。更重要的是《明实录》中的官方人口记载,有着许多极度违背人类认知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其中所呈现的明朝“人口减量”的超级水准。《明实录》记载的明朝人口峰值出现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为7185万人,人口谷底数据出现在正德元年(1506年)为4680万人。要知道,此前可是刚刚经历所谓的弘治中兴。这两组官方数据展现了一个残酷的情形,明朝在短短27年的时间里疯狂减少了2500多万人,减幅超过了34%。这种飞流直下的人口缩减符合常理吗?然而最最匪夷所思的情况是,明朝“人口减量”的巅峰成就似乎正是弘治中兴的收官之作,因为弘治十七年(1504年)《明实录》记载的人口总数是6015万人,这个数字在两年后的正德元年(1506年)巨幅缩减为4680万人。也就是说,在27年间2500多万的人口减量中,有1335多万人是在弘治时代的2年尾声中消失的。而要在2年时间里完成1335多万的剧烈人口减幅,即使不考虑人口出生也要有22%以上的人口死亡率才能办到,但这么高的死亡率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不可能出现。在这27年间,明朝既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灾荒或疫病,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刑杀或战争,这种情况下的人口发展趋势表现为增长才是合理的,绝无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缩减。实际上,大明人口的谜题,不仅魏广德知道,张居正也知道,甚至满朝王公大臣都知道。也难怪后世中外许多学者喜欢研究古代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他们不是为了研究中国人多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