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998用计(1/5)

998用计(1/5)

    之后的事儿,魏广德都没怎么管,大多都是王希烈在做主。只不过,在他们被关在贡院的这段日子里,外界多少对这次宫里选定的主考、副主考还是多有非议。过去宫里决定会试考官,可从未发生过这样的疏漏。魏广德出任会试大总裁,其实外界早就猜测,只是没想到王希烈会成为副主考。谭纶在衙门里听到消息的时候,也是大惊失色。每轮科举,说起主考们积累功绩,收拢人脉的机会,可何尝又不是一次考验。大明自嘉靖朝起,每次会试云集参考的考生接近万人,这次的会试报名者就超过八千,而录取虽未定,但按惯例一般也就是三百人,其难度可想而知。能从会试中脱颖而出之人,若不是才智过人那就是大气运加身,否则再无其他。这么多人参考,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复杂,特别是考生的核对。实际上,除了泄题和关节,冒名顶替也是科举舞弊的一种,只是这种方式到了会试这一关,一般都很难被发觉。因为参与考试的人员众多,即便是同乡相熟考生,也很难确定考舍里的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人。毕竟进了考场,可就不能随便走动。总之,大明朝廷因为对科举舞弊一直采取的是零容忍态度,对舞弊之人的处罚也是极严,倒是有些日子没有传出舞弊的案子了。当然,没有案子并不代表没有舞弊。实际上,真正的科举舞弊,大多是发生在院试和乡试这里。毕竟,在乡野间,秀才和举人的身份还是很吃香的。靠舞弊拿到举人身份的人,大多也不会再头铁的去赌会试,而是会仗着家财去吏部买个官做做。要知道,会试可是在京城,稍有疏漏就会上达天听,到时候什么都晚了。而且,会试因为是国家大考,所以会试的监察制度也是非常完善,可不是院试、乡试那么容易打通关节。会试前两日,魏广德和王希烈就把所有监察考官叫到一起商议考生之事。“各位都是进士出身,想来也知道朝廷对科举舞弊的态度。善贷以前虽未主持过科举考试,可也是和诸公一样,一级一级考上来的,对于考场舞弊也多有耳闻。到了会试这一关,重要程度甚至超过最后的殿试,那是不除名的,也显示出陛下对你我的信任。国家抡才大典,还望诸公莫要掉以轻心,特别是考生的甄别。”魏广德说道这里,看到众人都似乎欲言又止,他其实何尝不知道,现在大明朝没有照像技术,就是地方上对考生面貌进行描述,自然带来诸多不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