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玄德> 八百二十四 科举与九品官人法(3/5)

八百二十四 科举与九品官人法(3/5)

任上不过三个月,就已经和三个郡太守产生了冲突。老资格的三个郡太守觉得韦凯一个毛头小子上来就要这要那,把他们当成仆人一样的使唤,实在是太不给面子,于是联起手来参奏韦凯不尊重郡太守,践踏他们的尊严。没有尊严,郡太守在部下面前就抬不起头,就没办法好好儿的执政,州刺史这样的行为,过于霸道,他们深感不满,向皇帝陛下提起申诉。刘备为此深感头疼。因为这四个人做的都很不错,都是政绩上很有成效的人,也没什么犯罪的事情,纯粹就是互相看不顺眼,闹起了个人情绪。最后刘备也只能和稀泥,调解了事。诸如此类的事情,刘备在执政这些年也的确是遇到了不少,权责划分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出现这种问题是比较正常的,这也是促使他想要采用九品官人法重新厘定官员职级之间的问题的原因之一。他想着给新朝搞一个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规矩,大家都遵守,少一些争吵,也免得当年太史慈和青州刺史之间发生的那种事情重现。就九品官人法来看,刘备拟规定州刺史为正三品大员,郡太守为正四品官员,双方在职级上差了整整一级。如此,也能彻底解决掉州刺史和郡太守之间贯穿百多年的矛盾争端问题,也可以更加明确州刺史和郡太守各自的职位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官吏分九品,十八阶,每一阶都有对应的职位这个职位不单单代表着身份的高低,也代表官员俸禄和福利水准。所以对于一些没什么政治野心的人来说,比起职位,官阶可能更重要一些。不过在陈群看来,刘备这一套制度最亮眼的地方还是把吏员纳入了体系之中,明确了吏员作为汉帝国统治集团的一份子,虽然职级低微,但是有权享受国家俸禄和福利,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这在过往是不太明确的。过往,限于财政问题和政治问题,很多协助朝廷办事的“吏员”是无法从朝廷拿到什么俸禄的,几乎就是自带口粮上班的编外人员,朝廷选择白嫖。但是这世上真的有白嫖存在吗?或许吧,但是朝廷绝对占不到这个便宜。不给发工资,还要人办事,这样的人还掌握一定的权力,那他们为了养活自己能干出什么事情也就不好说了。过往的很多时代,吏治败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朝廷舍不得出钱,老爷们只想自己吃肉,不想苦一苦自己,给吏员发点俸禄,让他们安生一些。到刘备这里,财政宽裕的情况下,他规定了自从九品到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