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玄德> 一百八十五 玩转尚书台(2/3)

一百八十五 玩转尚书台(2/3)

愧是卢植一手教育出来的高徒。他对尚书台内的行政运作模式非常清楚,属于他管辖的事情他无不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当前这个状态,刘备并没有实际的重大事务决策权,能交给他处理的都是些大佬们看不上的事情。真正重要的事情都是杨赐和袁隗在那边互掐,宦官再遥控自己的代理人参与进去搅混水,三方面都在施加影响力,轮不到刘备张牙舞爪。但是能让他处理的,他都处理得很到位,没什么问题发生。张让和很多人一样,都没有正确的意识到刘备在古文学派年轻士人群体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他们至今为止都没有意识到刘备的高人气意味着什么,代表着什么。简单来说,宦官影响力最大、今古文两派不相上下的尚书台内有很多刘备的“粉丝”。他们或者佩服刘备的辩经能力,或者佩服刘备的文采,或者佩服刘备的战功,亦或者单纯的对刘备将会得到左氏春秋传承的事情感到羡慕,从而更加谨慎的对待他,渴望得到他的赏识。对于他们来说,卢植那样的大佬他们根本不敢指望能够得到赏识,但是面对和他们一般年轻甚至比他们还要年轻的刘备,他们则觉得自己或许还有那么一丢丢可能。加上之前刘备在朝廷内上窜下跳为自己的亲信部下们谋取差事的事情渐渐传开,人人都知道刘备对向自己靠拢的人那是真的够意思,这千金买马骨的广告效果算是杠杠的。所以那些老资格尚书暂且不说,尚书台内古文学派的年轻官员这部分是被刘备吃得死死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阳奉阴违的事情发生。老资格的尚书往往也看在卢植的面子上愿意帮刘备一把,扶他一波,不会给他找麻烦,该做的事情也都做好。如此一来这部分的政务当然能处理好。至于今文学派的士人,对刘备当然没有好脸色,几个和杨氏关系匪浅的官员甚至用敌视的眼神看着他,但是这并没有什么意义。尚书台不是今古文双方能够随意展开党争的地方,因为宦官势力作为第三个重要变量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平衡作用,使得双方都不敢大打出手。哪怕在整个党争情况最激烈的时候,尚书台也是风调雨顺的。当然了,他们不搞事,不代表刘备不会搞事。进入尚书台工作以来,他深深的意识到尚书台对于东汉帝国中枢的重要性,可以说尚书台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东汉就会高位截瘫。而不管是正常时期的权臣还是那种接近军阀性质的乱世权臣,想要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