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秦淮茹的劝说(2/5)
少黑加工厂。至于鸡毛换糖,那更是常规操作了。李卫东靠着万倍经验,很快就学会了粤语。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操着粤语的李卫东,很快便变身成了当地人。在包下一个摊子的墨镜后,李卫东被当成了大客户。之后李卫东试探了一下,这个长着一张鞋拔子脸,绰号墨鱼宗的商贩。得知他的货品,都是从港岛那边走私进来的时候,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丝明悟。他现在没通行证,去不了港城,但这些人却是有门路的。随后李卫东又试着问了下墨鱼宗,想看他能不能弄些别的东西。没想到墨鱼宗满口答应下来。好家伙,这算是遇到大鱼了!不过两人是第一次合作,李卫东自然不敢将希望都压在对方身上。只是试探性的要了一百幅墨镜。要是对方能完成,之后再来谈其它的。货源搞定了,接下来就剩下运输渠道了。李卫东打算把运输交给蔡晓光,毕竟他跟铁路那边的人熟。不论是京城到吉春,还是京城到羊城,其实都是一个系统的。万科老王的第一桶金,就是因为打通了运输渠道,靠着倒腾玉米赚来的。李卫东现在比他早了快二十年。这事一直有人在干。只不过都是小打小闹,不敢大搞罢了。直到离开羊城的前一天,墨鱼宗总算把李卫东要的一百幅墨镜给送来了。李卫东检查了一下,做工跟他之前看得相差无几。便又跟墨鱼宗定了一千副墨镜,外加其他的一些产品。至于结算的方式,李卫东决定以货易货。用在蔡晓光那弄来的东三省特产,来交换墨鱼宗手上的东西。没办法,直接用钱交易的话,太危险了。而且就算是以货易货,李卫东也能从其中再赚一笔。港岛那边的环境此时也很混乱,注定不可能有太多的资源。墨鱼宗把李卫东手里换来的东西拿到港城一卖,也能赚上一大笔,怎么算都不亏。临行前,老毕看着李卫东手里多出来的包裹,只是扫了一眼后,便没再关注。因为不仅李卫东手上多了包裹,老毕,老陈还有老刁三人手里也多了几个箱子。有些是这边的同志送的,还有的是他们自己去采购的。好不容易出趟远门,自然不能空手而归。....一路无话,当李卫东一行人赶回京城的时候,杨厂长带着老陈,老刁亲自跑到车站来迎接,显然对这次的事情很是重视。一行人回到轧钢厂里,杨厂长甚至组织了一场茶话会。李卫东自然也不想陪着领导们在这商谈‘大事’。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多,麻烦越大,抱着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