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玄幻魔法> 旧日音乐家>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6):Zarathustra(二合一)(4/5)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6):Zarathustra(二合一)(4/5)

边小声附和。安的这番话让宾客突然发现,那位“恋歌之王”舍勒先生,竟然还坐在舞台里侧暗处的钢琴前。如此多上流人士的赞颂恭维环绕,如此多盛情的鲜花与灯光,仿佛全部与他无关,他左手虚放琴键,右手持笔悬停,凝视眼前乐谱,就像抽离在另一处时空里进行思辨的哲人。“快去吧。”她朝瓦尔特行了一礼,然后朝舞台里侧走去,脚步轻盈愉快,“我们的合作演绎方式达成过共识,也是老师把关过的,你本来就是南国的桂冠诗人,还是来自西大陆的伟大指挥家,解说和分享会比我更专业,对宾客们更有启发奖牌帮我带回来就行,有劳师兄啦!”“那有劳瓦尔特指挥了!”“瓦尔特诗人,这边请。”众人纷纷觉得言之有理、相当满意,热情的南国民众转眼就把瓦尔特给簇拥了起来。“咔嚓。”“咔嚓——”不是,代个“唤醒之咏”就算了,怎么“名歌手”也成了我代,这真的不合理啊!!摄影快门声中,被宾客裹挟着一众亲友往天顶花廊走去的瓦尔特,感觉自己脑子这下怎么都想不通其中道理了。人群在数分钟内从各通道散去,赶赴一系列庆祝游街的工作人员也没来得及拆台,露天歌剧厅回到了一贯的寂静和昏暗。范宁依旧坐在那台大三角钢琴前。留下的两位小姑娘靠着琴的一侧边缘坐地,她们双腿蜷起,两手抱膝,脸庞微微仰起,凝望着环形墙壁上的微弱灯盏与头顶星光。“人类告诉我,关于黑夜,关于表达人世间的深沉与渴慕,隐喻灵性的转变、神性的伊始”第四乐章的乐队部分,在范宁笔下已经初具雏形。它的开头完全是《唤醒之诗》引子中的一段复现——“神秘动机”:低沉的弦乐声从四面八方涌现,阴郁晦暗的柱式和弦,连接起沉闷而迟缓的同音起伏,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旋律,陌生、可怖、怪异,如遮挡神秘物质的帷幕轻纱。这是由范宁所定义的,第四乐章中“黑夜”的整体基调。曾经在第一乐章,它代表着“无生命的物质”,或指“进入门扉之前的人”。现在来看,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场景了。但接下来它的发展,是人声。这是范宁实现意境飞跃的关键手段,“进入门扉之前的人”变成了“领会神性之前的灵”——它们是位居辉塔不同高度的不同现象,但本质存在某种共通之处:皆为“新我”与“旧我”的分离。“文本,关于尼采的文本.”范宁回到第一页篇头,运笔写下“非常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