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3/3)
为D.810。范宁本想略微更名,但发现不同世界的人们都有“死神”的民俗词汇,含义也基本相同,于是保持了原汁原味。这是舒伯特的一部极富戏剧性的室内乐杰作,具有独特的神秘气氛和哲学性,首尾乐章贯穿着对生命的渴望,中间核心的第二乐章似凄凉而痛苦的哭泣,结局矛盾的冲突解决,又以死神的胜利而告终。凭记忆写出一部不是钢琴独奏的作品,对范宁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他虽然听感十分熟悉,但并不会演奏其他乐器。得益于两世音乐素养,和有知者的灵感强度,他对于潜意识的回忆和提取远超常人。时长超半小时的作品,采用回忆加推理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四个声部的运动,音符的准确率应该超过99%,剩余的1%主要为一些复杂段落次要声部的出入。他前世看过一些有音乐元素的穿越小说,里面的主角动不动就回忆并写出了一部交响曲,那庞大的曲式,二三十个独立运动的声部,一二十种配器都完美重现。轮到自己穿越,他发现目前以自己三阶有知者的灵感,回忆一部弦乐四重奏就已尽全力。“范宁先生,您要不要先给我们一些提示讲解。”卢说道。“嗯...我想想。”卢的话提醒了范宁。“室内乐常规默认不用指挥,不过现在各位初次视奏,我单纯来引导一下节拍,速度的话,大约比谱面慢两三成,我们先试着往下走,大家暂时忽略谱上的表情术语,不要有太多个性化的处理,翻谱时休止一个小节,有错音不要回头,继续跟上。”范宁简洁又全面地向四人提出要求。然后走到钢琴前面,按下中央C键左侧的sol音。四把提琴的空弦声在音乐厅响起,大家开始校对音准。范宁登上指挥台,拿起插槽里陈旧的公共指挥棒。他朗声开口:“诸位,准备得如何?”“我没问题。”第一小提琴希兰持着弓,眼眸注视着台上少年的手,声音柔弱却自信。“卡洛恩,我我我我有点紧张。”第二小提琴琼的声音又软又抖。“没问题。”中提琴卢也认真看着范宁的手势。“可以开始。”大提琴罗伊的笑容很甜,声音也很自信。范宁微微一笑,给出鼓励的眼神。随后抬臂提棒,扬起预备拍的手势后,用力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