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程一路向洋(十七)~安全抵达黄河北极科考站(3/6)
的冰块,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他们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孤独,这是探险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的独特感受。
在极夜中,船舶的动力系统也面临着考验。寒冷的天气会使一些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加。船员们加强了设备的巡检工作,每隔几个小时就对主机、辅机以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仔细检查。机械师王师傅在寒冷的机房里,认真地听着机器的运转声,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的声响。
尽管困难重重,中国科考队员们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们互相鼓励,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专业的素养继续前行。
终于,在七月二十日,那是一个让所有人期待已久的日子。经过长时间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一抹曙光出现在了海平面上。“鲲鹏三号”破冰的轨迹在海面上留下了一道道白色的水纹,像是划破黑暗的创口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阳光逐渐洒满在海面上,金色的光辉映照在破碎的冰块上,那些原本寒冷孤寂的冰块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生命。科考队员们欢呼起来,他们的欢呼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潜龙和李旭阳激动地热泪盈眶,他们知道,科考船终于成功地闯过了最艰难的航段。
此时,船上的气氛变得轻松而又充满活力。船员们开始做一些庆祝的准备工作,虽然不能有太多奢华的庆祝方式,但在冰冷的北极海洋上,这种胜利后的喜悦是无比珍贵的。
随着阳光越来越充足,“鲲鹏三号”离中国在北极圈上的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也越来越近了。
从船上的望远镜中,可以看到黄河站那白色的建筑轮廓,像是一个孤独的卫士屹立在北极的冰原之上。那是中国科学家们在这片极端环境下的科学前哨,是我们探索北极奥秘的重要基地。
老船长李钢放缓了船速,小心翼翼地驶向黄河站的码头。当“鲲鹏三号”终于停稳在码头边时,码头上已经有一群欢迎的人员。他们是早已到达黄河站的先遣队成员,他们手中挥舞着旗帜,欢迎着远道而来的科考船和队员们。
科考队员们走下船,脚下是北极坚实的土地(尽管是冻土)。李旭阳深深地吸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