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其他类型> 万能空间助我在古代种出高产粮食> 第 366章 东宫太子第一个政务(2/4)

第 366章 东宫太子第一个政务(2/4)

当地水利部门官员探讨,制定合理的徭役分摊。免费的徭役不够的,可以采取有偿的徭役补偿劳动力的不足。

    至于多出来的费用,太子决定,用当地的府库银两支付。府库的亏空,由下一季的超额农业税收补偿。因为是超额的,所以不在原计划之内,并不会影响地方政务的正常运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关于贪污腐化,滥征徭役,主要问题是监督不严。地方官员与监察御史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

    徭役的使用,费用的支出,记录在账本上的数字,远远地超出了实际支出。但是去监管的监察御史,并不会认真地考核每一项支出的合理性。他只会检查账本是否收支平衡。

    这样的政策,给地方官留了贪腐的空子。地方官员作为回报,也会给督查人员,相应的好处。

    朝廷的监管就成了摆设。损公肥私,中饱私囊,朝廷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年年修缮的水利工程,也成了豆腐渣工程。更是地方官员和监察官员的摇钱树。

    如果工程做得太好,当年没有发生水患,朝廷就不会拨发赈灾钱粮。他们就又少了一次贪没的机会。第二年的水利修缮费用也会相应减少。他们的利益就会减少。

    太子总结出两条政策的弊端:第一监管不力;第二没有奖励机制。

    太子楚玉乾的做法是:监管的官员,由懂得水利建设的官员和精通查账的财税官员组成,他们组队,去各地方,对水网治理工程进行常规监督。

    在此基础上,太子亲自带队到各地抽查。如果发现有贪腐情况,当场调查处理。

    做得好的,认真负责的官员,有优厚的奖励。发现贪腐,偷工减料,滥征徭役的官员,当场处罚。

    监管人员如果出现了重大的纰漏,或者没有认真查账,收受了地方官员的贿赂。这些监管的官员也就当到头了。

    某地如果水利工程做得好,当年没有发生重大的水灾,当地的官员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第二年,修缮水利的银子用得少,又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地方官员又会得到更多的奖励。

    那些出现豆腐渣工程的地方,所有相关人员都会遭到调查,有贪腐问题的官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样调整过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