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畅通(1/5)
都说官场无情,商场无义。可无论官场中人还是商场中人,毕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感情,所以好心总是有好报的。宁卫民的慷慨仗义之举,并没有白费。很快,天坛园长和金处长就借着各自下属的嘴传递过来非正式的反馈意见。说资金方面超出预算的部分让宁卫民不用发愁。虽然他们两家手里已经没什么可以自行支配的多余资金了。可既然饭庄的项目区里已经获批了,区里就不会真的撒手不管。毕竟宫廷风味饭庄的建成,是丰富了区里商业经营,对区里经济是有实际贡献和好处的。如果宁卫民真的为垫付为难,感觉不好跟外资老板再开口要钱。其实大可以通过区里,以合资饭庄的名义跟银行伸手的。多了不敢说,比大家的投资额翻上一倍,贷个五六十万是没问题的。唯一难的就难在掌握时机,怎么跟上头开口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得先得把合资饭庄成立之后,再干出点实际的工作成绩,才好打动区领导。哪怕87号的二层楼装修做出点模样来就行。因为只要能让区领导眼前一亮,对饭庄经营的前景树立起信心来。认为这个宫廷风味饭庄建成不但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还将提升区里形象。还没等宁卫民琢磨好,到底该不该把广告上的地址换地方,如果换又该换到哪儿去。时间就到了边家大喜的日子。这个年头,由于生活条件所限,还有旧日风俗使然。京城百姓的红事儿、白事儿很少在外面的饭馆儿举办。流水席还是最主要的形式,于是大杂院便经常成为举行婚礼和设宴的场所。还别看大杂院住户多,小房林立,院内非常拥挤,似乎办喜事相当不便。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因为真到了有某户人家办喜事儿的时候,一个院儿里的邻居们,无不会为这户人家着想,也都一起跟着紧着忙和。没有人会安心待在一边看热闹的,其尽心尽力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为自己家里办事。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年头没人三天两头的老搬家。每天进出院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们,心里打着的谱儿,都是彼此要互相守望一辈子的。今日帮人就是明天帮己啊,那还能不实心实意的帮忙吗?甚至平时哪怕积攒下什么龃龉、矛盾,往往都会借助这样的日子付之一笑,无形化解。这就是当年解决邻里隔阂的最佳契机。像1980年10月1日,扇儿胡同的2号院,边家办的这场婚礼就是如此。作为邻居,罗家、米家和康术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