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七百二十八章 独乐园(2/4)

七百二十八章 独乐园(2/4)

而青春年少的日子就这么从眼前打马而过。范祖禹与郭林二人一并在司马光的书局做事。王安石主持变法后,书局也是渐渐烟消云散,刘攽和刘恕先后被贬离去,仅留下范祖禹和郭林。这时书局原先的待遇也撤了,什么修史官的俸禄都不给了,吃喝福利也取消了,官家对司马光的私货表示朕一点也不感兴趣。范祖禹也说既然官家都不放在心上了,那咱们还写这些做什么。言下之意读者都不看了,写书还写个屁啊,咱们索性TJ了吧。司马光却说要继续写,修史并非取悦什么人,哪怕皇帝不看在眼底,就算一辈子坐冷板凳,我也要干下去。范祖禹也在犹豫,所有人都在动摇,唯独郭林一人仍坚定地跟随在司马光身边。章越看着一旁默默给二人筛酒斟酒的郭林,心想到底什么是读书人?似郭林便是一等。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能做到这一句,不论富贵与否,但每个人都会打心眼里佩服你。司马光被贬至洛阳后,书局幸有范祖禹,郭林二人这才没有解散,资治通鉴的编写工作这才能够继续。而统筹的人则为司马光。司马光治史也很有一套。司马光说他编资治通鉴的要领是‘宁失于繁,勿失于略’。也就是说宁可让人觉得你写得啰嗦,也不可以让人觉得你写得简略。如何‘宁失于繁,勿失于略’呢?司马光先编一个目录,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这个目录是按照年月日来编排。具体到每年每月每日发生了什么事,都要事无巨细地写下来,然后按照日期先后排列事件顺序。将所有事件按日期罗列后就是编写内容,就是对丛目中史料进行筛选,若遇到冲突的史料,则判断分析将自己认为正确地写下,同时将冲突的地方放在一旁备注。这两步都是由郭林,范祖禹负责。而最后一步就是定稿,此事由司马光自己完成。修史不是全史料,也要有自己的私货,孔子修春秋也是以微言大义使乱臣贼子惧。所以最后的定稿司马光一人为之,不假手于他人。能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写一部巨作,可知司马光三人之力耗费了多少尽力。后来黄庭坚看见司马光仅书稿就堆了两间屋便由衷地赞叹,修史者的心血也都在这部鸿篇巨著之中了。然后来者却能从随意翻阅中获益匪浅。凭此司马光真不愧和太史公并列的‘两司马’。故范祖禹和郭林谈及这部资治通鉴的时候,脸上都显露出这部史学巨著定可以让他们名留青史的自信来,即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