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主战派重回朝堂(4/7)
,我台谏两院历来直属官家,监察百官一心为国言事,何有私心乎?”
“如今大宋军民怨恨,马政不讲,骑士不熟,豪杰不出,英雄不收,馈粮不丰,形势不固,山砦不修,堡垒不设,仓促准备北伐,唯恐师出无功,反而给金国以借口南下,如此一来,我大宋唯恐岌岌可危,社稷不保。”陈粟据理力争。
主战派的陈自强冷“哼”一声继续反驳道。
“如今,金人占据北方,屡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若再一味求和,只会助长其嚣张气焰,我大宋兵强马壮,何惧一战?”
“陈执政言之有理,唯有奋起反击,方能保我江山社稷,护我黎民百姓!”
他的话音刚落,主战派的朝臣们纷纷附和,声音如潮水般涌来:“陈执政所言极是!金人欺我太甚,占我河山,若不还以颜色,何以立国威!”
“求和不过是苟且偷安,唯有战,方能一雪靖康之耻”
另一侧,陈粟身后的主和派中一人缓缓出列,一名年轻御史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瘦,神情淡然。
他微微拱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陈执政,韩首相,战事一起,生灵涂炭,百姓何辜?金人虽强,但我大宋国力未复,贸然开战,恐非明智之举,若能以和为贵,暂避锋芒,休养生息,待国力强盛,再图后计,方为上策。”
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字字清晰,仿佛一盆冷水浇在主战派的热情之上,主和派的朝臣们纷纷点头,低声议论:“赵大人所言极是,战事一起,百姓受苦,何苦来哉?”
“金人势大,不可轻敌,求和虽屈,却是保全之策。”
韩侂胄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刀般扫向年轻御史,冷笑道:“赵大人,金人狼子野心,岂会因我求和而止步?今日割一城,明日让一地,终有一日,我大宋将无立锥之地!到那时,再谈战,已为时晚矣!”
年轻御史望见韩侂胄一脸凝重,心中也有些暗暗发怵,领头的陈粟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神色平静,缓缓道:“陈执政,战与和,皆为国策,非意气之争,若战,需有必胜之把握;若和,需有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