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要做盐做光(1/3)
【在其他地方,最先成为贵族的人保护自己阶级的利益,结果遭到了失败。】【在威尼斯,贵族把自己当做国家来捍卫,最终完全获得了胜利。】——G.马拉里尼《威尼斯政制》中世纪的各个国家、社会,无一例外的诞生了贵族群体。他们把持着军事、政治、经济、信仰,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旧的耶路撒冷王国,便是由法兰克人贵族建立的。他们带着上万法兰克人,杀穿了小亚细亚,来到黎凡特。攻取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划分了领地,构建了王国。对于耶路撒冷王国而言,贵族是毋庸置疑的主人,是统治的基石。对于第二王国来说,这个格局,其实并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盖里斯所带来的帕拉丁群体,虽然构建出了一个基础的政府框架,但政府法理的来源,却依托于旧耶路撒冷的框架。纵然设立了下议院,在当下这个文盲率95%的时代,短时间内也只是在替“新贵”群体提供进身之阶。这就意味着,第二王国的政治基石,并没有天翻地覆,只是用一群相对进步,更加倾向于盖里斯,愿意服从盖里斯的“贵族”取代了旧贵族。“新贵”群体能否更进一步支持改革,自然是看日后的发展。但这并不代表旧有的游戏规则就失效了。毕竟政治犹如一场游戏,不遵守规则出千,自然是可以获得一时之利。但如果持之以恒的出千,破坏游戏参与者对游戏规则的信任。那么游戏参与者之间的斗争,势必向一个无底线的方向滑落。几乎必然会导致无底线的赢家通吃,使得政治参与者将精力放在零和博弈上,而不是着力于创造更大的当。洛水之誓为何那么臭名昭著,原因其实就很明显了。哪怕是盖里斯,其实也不乐意开一个坏头,而是倾向于用一些更“温和”的方式来慢慢剪除。毕竟,他足够年轻,不急于一时,从他入场的那一刻起,其实就稳操胜券了。盖里斯的态度,深刻影响了伊莎贝拉,也为这次围攻乔斯林的庄园提供了思想基础。一百来人的城防军,在军务部的调遣下,配合警察行动,然而在他们摆明车马,打出旗帜之后。庄园里的人,其实也就投降了,根本没有打的必要。唯有几个失地贵族,却真心想要阻拦警务部的搜寻。毕竟,这再查下去,查到点不该查的,那可就不妙了!此刻在庄园中,一扇厚重的橡木门里,隐隐传出的低声争执,商讨着如何开溜,躲开此劫。然而,他们的对话被一声粗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