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城门(2/5)
缘故吧,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让他们也是信心忽然爆棚。一帮灾民没有任何军事上的经验,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连克数座县城,这绝对是超出他们事前的想象的。原来官军这么弱的吗?不过,义军中当然还是有头脑清醒的人的。他们分析过后,大概也总结出了这么几条:一,西南地区的兵士的确是久疏战阵,且老弱残兵占了大多数,战力有限;二,义军的确在人数上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三,义军前几次的攻击具有突然性,官军几无任何的防备;四,义军是为了活下去而战斗的,官军在战斗意志上却极其薄弱,加上事发突然,没有任何组织性,几乎是一触即溃。凡此种种,最终让义军在一开始时,能够兵不血刃的连下多城。
不管如何,义军原本是战战兢兢,闭着眼睛往前冲的,最终的结果,却是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而在占领数县之地后,别看那几个地方都不是太大,人口也不多,但事后盘点一下,居然还真的捞出来不少油水。不过,由于两年的干旱,粮食倒确实是不多的,但即便如此,说一句“战果颇丰”,也还是没有问题的。而刘千斤等义军领导层在试水了几次过后,也都意识到,虽然表面上一切顺利,但若是想保持住这种势头,还是要讲究一些策略的。另外,在军队的组织架构上也需要更规范的管理,毕竟目前他们并没有遇到什么硬茬子,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除了人多外,其实还啥也不是。但越往后,可就越没有这些好处了,需要更早的未雨绸缪。
有了这些认知后,义军便没有在初期的胜利之后,盲目的大肆扩张,而是先在内部进行了一番整顿和思想建设。虽然也有不少人,主张应该乘胜追击的。不过,最终还是义军高层顶住了压力,对于先期的战果进行了一番消化,也对那些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而事实也证明了,这样做的正确性。他们是义军,可不能像那些打家劫舍的一样,只知道抢东西的,他们是有更高的追求的。虽然还没有对最终目标形成共同概念,但基本上要让这几十万人更好的活下去,是确定的目标。而这便需要好好的规划一下呢。
义军在随后的行动,相对稳健了许多,又接连攻克、占领了一些小县城。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也渐渐的明确了第一个大的目标,那便是——安顺。若是能一举拿下这座西南地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