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如让我去吧(3/5)
/p>
军事上的事情,杨静姝自然是不懂的,因此整个议事过程,她便没有任何表达,见到大家商议已定,便直接在公文上盖上了大印,还批了几个字:着请陈庆之便宜行事。这充分的体现了她对于陈庆之的信任。而且,她的好姐妹周薇如今正在西南了,那里如今这么凶险,着实令人担心。在这非常时期,她可不能扯后腿,让陈庆之放不开手脚。虽然根据他们的判断,这一切大抵都是宁王的阴谋,目标其实是陈庆之,而非叛乱本身。不过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关系到那么多人的性命安危了,还是按最坏的情形去打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庆之出了皇宫,便赶回了城外大营,召集手下议事。而后,一份又一份的军令便发了出去。为控制住叛乱,不使其向周边地区蔓延,相关的兵力调动其实早已经开始了,但随着事态的持续趋于恶化,还是要适时做出调整的,而其中的重点便是:如何既能将那些流民的活动空间压缩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又尽可能的不要大开杀戒。这不仅仅是为了不枉造杀孽,同时,也是在防止因为过于激烈的镇压手段,让那些人不得不以死相拼,最终酿成难以承受的惨剧。要知道,几十万饿极了的人要是被逼上了绝境再被人刻意煽动之下,那无疑将会是极其可怕的局面的,到时候,怕是真要生灵涂炭了。
陈庆之思来想去,发现似乎他还真的必须亲自去西南主持大局才能完全放心的。那里离着京城数千里地,局势复杂,信息传递又迟缓,他若是一直待在京城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及时做反应的。又或者他要另外去找到一个可靠的人代替他去,可是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要知道,这个差事儿,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去,就能干得了的。若是找个文官过去,那里可是要打仗的,而且形势复杂,打的也不是普通的仗;可若是找一个武将过去,那里又不仅仅只是打个胜仗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边打边安民抚境,而这显然是需要极高政治智慧的。就是陈庆之都觉得即便是自己去,想要处理好这个事情,那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的,没有十足的把握的。
几十万灾民或者乱民,这一字之差,将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处理得好,这些人重获新生;处理不好,这些人落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