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如让我去吧(2/5)
无寸铁的灾民,战力可想而知。然而,几十万人啊,到时候如何处置?派军队强力镇压,那要死伤多少?就算他们确实参与了叛乱,但究其根本,这并非他们本愿,而是被迫、被利用、被裹挟的。真要把屠刀伸向他们,于心何忍?那可都是自家的百姓啊。可是,也绝对不能听之任之的,那样子便是对没有参与其中的其他百姓的犯罪,而且到时候乱民们四处烧杀抢掠,所造成的破坏,也将令人难以想象。有了叛乱,自然是不能不去平叛的,但大家又都清楚发生叛乱的原因,真要动了刀兵,几十万人啊,难不成都杀了?可又不能要求平叛的将士们手下留情。一边要人打仗平乱,一边还要人心慈手软,顾这忌那的,到时候这仗还怎么打,将士们的命不是命吗?然而,手足相残啊,又叫人如何能无动于衷呢?
之前,张恪便有过判断,这一切都是宁王做下的,为的是利用这场叛乱,将陈庆之调虎离山,让他不得不离开京城,去主持大局,平定叛乱。当时,陈庆之还觉得张恪的判断有些夸大了。因为即便是有叛乱,也实在犯不着他亲自去的,朝中又不是无将可派了。然而,如今看来,若局势一直照此发展下去,他还真有可能不得不去呢。不是怕压不住叛乱,而是平叛时,必须得掌握好尺度,以尽可能的减少伤亡,而要做到这一点,一般的将领就不见得能够担当胜任得了呢。到时候,别说人家要逼着他去了,他自己都忍不住要主动请缨了。
经过商议,除了西南地区的兵力调动外,还要从守卫京城的军队中抽调出两万精锐,随时待命,准备在必要时,及时的驰援西南。好不容易北境消停了两年,正该趁此机会休养生息,努力发展民生。而且之前国家在各方面的发展态势也确实是很不错的,照这样子,未来几年还真的可以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的,没想到又遇到了这样的事儿。
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一切,肆意妄为,将平民百姓视如草芥,着实可恨。难怪无论是周勃还是唐龙、张恪等人,都不想看到宁王上位,这人还真的非是人君之选啊!老实说,为达到目的,采取一些手段,陈庆之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打仗都还讲求个“兵不厌诈”呢。可是,凡事都需要讲究一个度的,也应守好做人的底线。若是不择手段,即便是成功了,也令人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