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郭图:我不解决问题,但我能把制造问题的人给解决了!(2/4)
驳斥即将跳出来的反对者。司空席位上坐着的,则是前任廷尉崔烈。刘辩最终还是满足了崔烈担任三公的梦想,避免了他如同历史上那般花五百万钱买三公爵担任司徒而为人所唾弃的命运,至少如今的崔烈依旧是士人们所敬重的博陵崔氏家主,河北名士之首!至于为何最终选择任用崔烈为司空,崔烈这个人不在乎小节,也就是甘愿为天子鹰犬,但心中也有大节,对汉室又有着足够的忠诚。而崔烈对于天子盐铁官营的意见?天子的鹰犬不需要有个人意见,天子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九卿席位上,对这件事最具发言权的曹嵩就差举双手双脚赞成了,只要能捞钱充实国库,就算让他这个大司农去摆摊他都愿意!至于其余九卿,能担任九卿的没人是蠢货,天子让你提意见你真提啊?平素里倒也没什么,但今日是天子新登帝位后的第一场大朝会,又是下达的第一条具体的国家政令,若是遭遇百官驳斥,那天子的威严何在?这种时候去触霉头?但是这年头,总是不缺看不清形势之人的,或者说因为背后的利益庞大到他们足以有胆量去对抗天子。民曹尚书侍郎郑泰起身向天子行了一礼,正色道:“启禀国家,臣以为此举不妥!”你真吃啊?刘辩目光缓缓落在郑泰身上,眼底的阴沉之色一闪而过,但嘴角依旧挂着那一抹温和的笑意,道:“卿且试言之。”“启禀国家,世祖皇帝心系百姓,故而准允小民经营盐铁,这是仁德的表现,今国家初登大位,怎能与民争利呢?”郑泰手持板笏向刘辩再次行了一礼,“诚恳”道,“臣闻古贤人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盐铁官营看似为朝廷谋利,却是败坏了淳朴的社会风气,致使民众走向背义而趋利的道路!”郑泰见天子直视着他,尽管明知这是在与天子唱反调,但依旧挺直了腰杆,全然没有惧怕,甚至有几分不卑不亢之相,倒像是个为了国家大义挺身而出犯颜直谏的忠臣。对,只是像!郑泰拿捏了天子的想法,盐铁是自孝昭皇帝时就被部分放开的,甚至为了这件事还举行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盐铁之议”。贤良们全面抨击了孝武皇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而这些贤良们手中最为锐利的武器,便是郑泰今日手中握着的——仁德!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被史书骂作暴君,所以只要谈及与民争利,只要谈及仁德,那帝王们往往就在势头上弱了一筹,因此历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