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其他类型>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二百三十八章:自此军中为将之人,皆为天子门生!(2/3)

第二百三十八章:自此军中为将之人,皆为天子门生!(2/3)

主要责任。过去准许吕布、孙坚等人安插旧部、好友进入麾下,是为了方便他们快速掌控麾下军队,并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罢了。虽解了燃眉之急,却也埋下了隐患。但那是彼时刘辩为了应付近在眼前的黄巾之乱以及凉州羌乱,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至少对于彼时的他而言此举是利大于弊的。那时候的刘辩甚至都预备着和世家豪门掀桌子,做好了重新打一遍天下的准备了,哪里顾及得上这些隐患问题呢?然而他与某位合淝战神的区别便是,他不会沉迷于这种让军队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的高效方式,而是选择快刀斩乱麻革除弊病。如今局势相对稳定,朝廷五年内基本上难有大规模军事行动,正是改革中军制度的良机。有病就要治,若是顽疾就下猛药,如今的大汉还经受得起一剂猛药所带来的副作用。而趁这五年的时间,也必须立即进行军队的正规化和制度化改革。至于伴随的阵痛,这也是必然的。至少吕布、孙坚、黄忠、高顺这些人都是他亲手提拔于微末之际,忠诚度无可置疑,若他们无法驾驭新军并形成战斗力,便不配居此高位,还不如趁早让位,抱着爵位回家跟老婆孩子热炕头去吧。卢植不免露出一抹苦笑,他能理解太子的想法,也能看出这般快刀斩乱麻的阵痛实际上是比循序渐进要更为合适的,只不过在决断上他并没有太子这般的魄力。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良臣常有而明君难得的原因,谋划和决断终归是截然不同的事情。也罢,反正他和皇甫嵩、董卓这三名中护军会为太子殿下兜底的。新中军制度下,中军各级将校由中护军进行监管。中护军秩中二千石,位比九卿,除监督之权外还负责军中武官的提拔,但并无实际指挥权。中护军按新制,员额为五人。但常设中护军仅为三人,另外两个空额则是在遇到战事需要动用中军之时,临时授予统军主帅中护军之职以节制中军,再授予另一名忠心的重臣中护军之职作为监军,随大军一同进发,以节制统军主帅。当然,刘辩敢于大刀阔斧地推行中军改制的底气,卢植、皇甫嵩、董卓三位中护军的支持自然是其中之一,但却不是最大的倚仗。刘辩真正的倚仗,是那毫不起眼的三千太子府卫士!太子府卫士从来就不是以精锐卫士为标准进行培养的,而是以军官为形式进行培养!太子府卫士都是士,最低出身也是良家子,识字之人!他们不仅可自由研***府的兵书典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