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其他类型>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二百三十八章:自此军中为将之人,皆为天子门生!(1/3)

第二百三十八章:自此军中为将之人,皆为天子门生!(1/3)

    待众人悉数退散后,卢植缓缓从殿内的蟠龙纹彩绘的屏风后走出,向太子俯身行了一礼,喟然长叹,道:“殿下,这步子是不是迈得有些太大了?”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不怪乎卢植这么评价刘辩对于中军的制度改革,这一套改制的直接后果是,至少一年之内,中军上下难以恢复往昔的战斗力,近乎陷入瘫痪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基本上就是废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怎么打仗?刘辩对中军军官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原属各将军麾下的校尉、司马等核心属官,大多被调离重组,就连负责后勤保障与文书管理的文士也未能幸免。以骁骑将军吕布麾下的骁骑营为例,骁骑长史左灵,是贾诩的同乡好友,而骁骑主簿则是皇甫嵩平叛时发现的人才,益州巴郡人阎圃。骁骑营的三名校尉除成廉为旧部外,另外二人则是夏侯渊与颜良。至于六名军司马中,也唯有曹性是旧部,其余五人是归附的泰山寇臧霸、前屯骑校尉部军司马黄盖、前虎贲郎中高览、前羽林左骑军司马吕常与太原郡守臧旻之子臧洪。除了这些中高级军官外,中军从凉州、并州大战中遴选的军士也需整合熟悉,慑服骄兵悍将使将令通达,麾下令行禁止,最后再重新训练战阵配合。如此大规模的人事重组,对于这支中军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以至于将不识兵之习性,兵不知将之号令。不信?大怂的禁军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否则真当这些真二千石的将军位,是这么好拿的吗?然而在卢植的计划中,军队改制本就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制度完善与人员磨合,而非不是像现在这样。但在中军改制的问题是,刘辩与卢植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卢师,长痛不如短痛,顽疾需用猛药。”诚然,刘辩又何尝不知这么做的风险呢,但从前的禁军看似风光无限,这内里实际上已经糜烂了,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以孙坚所部屯骑校尉部为例,其麾下将领多由故吏、亲友组成,程普、韩当、黄盖、祖茂以及胞弟孙静和妹婿徐真,不觉得这种军制颇为眼熟吗?这与后世某位合淝战神的江东部曲制不是如出一辙吗?唯一的区别是,禁军军士多来自三河之地的良家子,但长此以往这种区别实际上并不能阻止禁军制度的糜烂,禁军最终沦为将军们的私兵也并非难以预见的事情。不过这般乱象,刘辩自问他必须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