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夜袭(3/4)
其他的提康德罗加级也在发射导弹,但只有新锐的阿利伯克最快,他们的旋转发射臂需要不断装填,频率慢得多。
短短1分钟时间内,4艘战舰一共发射了16枚导弹飞向目标。
实际上直到佩里级在接近100公里距离发射标准1,阿利伯克的S波段雷达都未能发现目标:
幸好有E2能够跨平台引导,否则锁定真是个大麻烦。
34枚导弹不是战舰们的库存,而是E2引导的极限,锁定和引导攻击是两个概念。
3艘佩里级因为“标准1”航程不够,又过了1分钟才开始发射,18枚火箭陆续升空,尾焰照亮了一股直达云霄的烟云,将每一艘战舰的舰桥映的发亮。
蚊蚋小队开始分散以避免互相被波及,同时依然保持掠海高度,稳定的飞向目标。
距离主编队75公里,第一批发射的20枚标准2与五个小队相遇。
来自天空中3.5马赫的打击瞬息便至。
现实的导弹也不会一直拖着火光到处飞,黑夜中就是无声无息的金属块肉眼很难观测。
唐文操控的这架蚊蚋只看到斜前方一摸黑影像幻觉般划过,然后座舱右侧的海面上炸开一朵水花。
【-150】
右边机翼闪过一道火花,意味着有破片击中,但并不影响飞行
标准2采用了半主动雷达、惯性制导、无线电修正、末端红外指引等多种方式锁定目标,但极高的末端速度和来自海面的杂波最终还是干扰了它,多普雷雷达无法将目标与海面的杂波区分,末端的红外引导已经无法补救。
只延迟0.1秒,就错过仅有5米高度的目标扎进了海水中。
【战斗机被击落*3】
虽然一波损失20%的战力,但正好告诉蚊蚋小队袭击已经到来,开始在海面进行有意识的机动躲避。
20秒后,距编队65公里,佩里级发射的标准1也到了。
不过比起更先进的标准2,他们不仅速度更慢,准头也差了一大截,惊心动魄的激动过后唐文眼前的提示是:
【战斗机被击落*2】
剩下10架飞机此时已经只剩下55公里,最多90秒后就将进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