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先凑合用(二合一章节)(2/6)
可以双手握住,重量在四斤左右的西北军大刀传统样式,没有什么太多说的。最后一样装备,则是一坨比起巴掌大不了多少的铁疙瘩。好家伙!众人乍一眼看过去后,都没有反应过来这是啥。等看到大约食指长的枪管,还有铸铁的扳机这些细节,小翠这个护士妹子将其拿在手中的同时,这才是有些迟疑地问出一句:“这是枪,一把手枪?”没等超子和巫师开口回答,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赵正开口了,算是确定了小翠的说法:“没错,这确实是一支手枪,更准确地说应该叫‘独一撅’,在其他根据地我见过这种武器。”在听到了‘独一撅’的这个名字后,围观众人总算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了,顺带着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嫌弃之色。怎么说?独一撅这玩意,属于民国时期民间大量土造的一种枪械。不仅在抗战时期,我党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广泛装备了这一种武器。据说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期,还有着民兵和土改队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这种武器,活跃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只要手艺上稍微合格一些的铁匠,都能轻松打造独一撅。这玩意的造型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又有着一些统一的特点。比如说:枪管基本没有膛线,开火之后目标稍远一点,子弹就没有了准头;就算击中目标,子弹的威力也无法彻底发挥出来。使用手枪弹和步枪弹,没有弹匣和退弹结构,一次只能够打一发子弹。打完之后,需要把枪械撅成两截状,把弹壳给抠出来再塞进去一发新子弹,才能够继续开火。独发、只能开一枪、动不动要撅开,所以就有了独一撅这个无比形象的名字。坦白说!只要想到先辈们在漫长的战争中,用着如此粗劣的装备,与武装到了牙齿的鬼子拼死抗争。胡彪等人,也没有一点看不起这种独一撅的意思。可是在其他战场上,曾经连鬼子军官的王八盒子手枪,都看不上眼的他们,对于自己使用独一撅真心有点无语。好在胡彪也忍住了想要吐槽的冲动,接过了小翠手中的独一撅。用相当生涩和缓慢的速度,把枪费劲的撅开之后,先是装进去了一发复装的子弹,再将其重新地合上。最终抬手,对着二十几米之外一个用麦秸扎成草人,果断地扣动了扳机。顿时在‘啪’的一声枪响中,一股黑烟从枪口冒了出来,子弹却是没有击中草人,也不知道偏离了多远。本次计算起来,这是胡彪第五次穿越了。在这货手中先后打出去的子弹,全部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