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虎贲郎> 第465章 无益之战(3/4)

第465章 无益之战(3/4)

去岁赵大司马挟持天子出井陉口,遣使游说,常山国众多有响应,举赵子龙为郡将,领常山国中尉之职。”说着焦触去看马延,马延就接过话题:“赵子龙勇武异常,据说不亚赵大司马,赵大司马亦视之为兄。此人文武兼备,乘夜渡河而来,想来有诈。”文丑听了点着头:“我也以为此乃赵大司马所设诡计,欲要引我奔袭。去岁常山一战时,彼全军撤离时,大司马持弓,赵子龙持矛,两人并骑为大军断后,我军吏士多生敬畏之情,遂不做追击。此事,常山国人也视为一时佳话,多有传播。”焦触听明白了,文丑不想去奔袭渡河、立足不稳的赵云。哪怕前部都督沮授传来相应的军令,文丑也会采取十分谨慎的打法,不可能全军压上。见文丑如此谨慎,焦触、马延都松了一口气。文丑败绩,死的也是麾下配属的豪强部曲居多,而他们跟着败绩,死的不是亲族乡党,就是家中仆僮、部曲。所以对外战争,他们风格更趋向于保守。公孙瓒不一样,那是真的来抢地盘的,必须要强硬还击。现在赵大司马从中原退军,只是要借道河内西部;如果不是他们进屯射犬,想来大司马麾下吏士连怀县都不会涉足。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一步,的确是河北兵挑衅。做出挑衅、试探决定的是沮授,可负责执行的却是他们。这多多少少有一些不公平,如果沮授带着部曲从淇水口向西开赴,一同参战的话,那焦触、马延就是另一种态度。这时候焦触从怀中取出一卷军令,沉容双手递给文丑:“末将亦以为赵子龙渡河,实乃诱我奔袭之诡计。以末将对大司马的了解,他或许也从敖仓渡河,随赵子龙而来。”论交手经验,焦触的确可以理直气壮的表示他很了解赵基。其他交过手的人,基本上不死也是被俘。文丑从焦触手中接过军令,确认是沮授所发后,也是收敛最后的笑意:“既然都督已有计较,那我等只好遵奉。我自领本部为前驱,二位以做接应。”中规中矩的回答,挑不出什么错来。可焦触、马延已经会意,文丑不会发动什么像样的猛攻。也会是试探为主……作为前锋大将,文丑这点临阵决策权还是有的。稍稍试探察觉不妥,那就能理直气壮退兵,不怕沮授追究。文丑都能全身而退,自然不需要焦触、马延拼命接应。他们三个加在一起也就八千步骑,虽然这是一股能令河内变色的军事力量。可跟赵大司马的中军集群比起来,依旧显得单薄、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