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前程黯淡(3/4)
如开门让他们走,走之前将军械、粮食留下。这样守城压力更低……反正真正留下的士兵,才是曹氏与诸将的骨干力量,这些人的家眷也都在濮阳城中。只要核心骨干还在,随时可以拉扯出更多的军队。曹昂没有参加过曹操创业,不清楚怎么从头开始建立军队。可他知道依靠骨干力量,该怎么重建、扩编军队。即便此刻他开门,愿意出逃的吏士也不会超过一半。很多招募来的士兵或外地部曲,他们家眷根本不在兖州,或者索性就没有家眷。这些人已经习惯了现在的集体生活,是不可能主动离去的。离开熟悉的集体后,他们会死的更快。余下各将嫡系、乡党近亲,家眷可都在濮阳;算上外州部曲,怎么都能有一万人打底。追击赵基,与赵基决战于酸枣……曹昂最初的底线就是折损五六千士兵。眼前逃亡近半,也不是不能接受。出兵之前,曹昂甚至做好了在白马遭遇赵基伏击,全军溃走折损大半的心理准备。没想到赵基中军如此的沉稳,硬接夏侯渊的奔袭。更没想到赵基派遣两支别部偏军迂回,抄袭濮阳,直接打散了曹军的军魂。失去了那么多的乡党人口,以后曹军诸将在袁绍麾下就是发展起来,招募扩编的也将会是河北人为主,彼此之间纽带也就松散了。作为一个年龄与赵基相仿的青年,有孙策、赵基这样的优秀同龄人为榜样,曹昂在逆境中正飞快适应战争。随着燕县城内三通鼓声停歇,敞开的城门重新封闭。半夜逃亡吏士挖开的东墙缺口,也开始重新填补。而城外各处收罗降军的晋军骑士,也开始驱赶降军向西撤离。道路上,夏侯尚扛着一捆长矛吃力跋涉,还时不时的扭头去看北边芦苇。那里并没有什么伏兵,只是有一些临时设立的烽火,守御烽火的士兵陆续撤离,并点燃了这些堆积的柴草。燕县西门,望着渐渐远去的晋军殿后骑军,曹昂扭头看曹真:“子丹,你说伯仁以后会如何?”“不知,他若投靠赵氏,来日仆自不会留手。”曹真十七岁,但身形宽阔,这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出来的体格,他这种人混迹在败军之中也很是显目,根本躲不过审查。他还想把妹妹嫁给夏侯尚,如今看来只能落空。曹昂又去看另一侧的曹休,曹休神情沉静,察觉曹昂目光,就说:“甚难,以我观之,赵氏不会重用伯仁。”“这样也好,伯仁也能保全性命,能传承家业。”曹昂开口,脸上却没有什么情绪。明明是袁术造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