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白马之誓(3/4)
情绪来说,战后宁肯帮汝南人张勋,也不想帮他这个引外人祸害家乡的同乡。其弟刘偕思索再三,就开口:“兄长岂不见袁公路失信于孙策之事乎?”袁术的许诺,是事前的许诺;真定徐州,又要重新商议。刘勋就占过孙策的便宜,如果换别人来占他便宜,自绝于乡党,又被袁术放鸽子,那就成了内外皆知的笑柄了。刘勋又看向侄子刘威,刘威沉吟不语,他的父亲刘彰目前就待在寿春当九卿,算是人质。刘威为难不已,还是艰难开口:“高祖白马之誓,叔父不可不慎。”刘勋在徐州有朋友,刘偕、刘威也有,刘威的朋友甚至跑到军中当面指责,刘威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刘勋听了缓缓点头,就说:“既如此,我这就发书大司马。”至于曹操,他才不想搭理,不到万不得已,谁想跟朝廷公认的曹建德走一条路?这个姓曹的害死父亲兄弟,缺德至极,就连李傕都不齿其人,弄了个杂号建德将军,曹操也能若无其事使用这个将军号。只要他肯依附、重返朝廷序列……只要他这里不小心决堤,下游的张勋准备不足,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赵基就很有信用,明明才打完关中李郭二贼,军队来不及休养,军资储蓄也不足,更是冒着酷暑率先举兵来中原讨袁。对陈王、刘备践行了盟友之义,大概率也不会失信于他。今年中原旱灾不如前几年,但依旧是旱灾。这么多军队集结,各方都有迫切结束战争的强烈意愿。他若反戈,赵基肯定不会吝啬赏赐。至于大将军吕布,刘勋根本不会拿正眼看他,吕布是什么出身,赵基又是什么出身?既然已经拿定主意,刘勋就看向堂弟刘偕:“此事关乎兄长性命,不宜见于书信。子同即刻动身,前往许都拜谒大司马。我家与大司马世代乡邻,不宜交恶。我见大司马使者,就举兵讨袁!”迟疑片刻,又说:“大司马人中龙凤,他若不嫌弃我家被迫从贼,我愿以独女妻之,合秦晋之好。”他只有一个女儿,虽然只有八岁,但等个七八年再出嫁,也不是不可以。就这样的乱世里,女儿嫁给赵基也不算吃亏。刘偕、刘威闻言俱是大喜,刘偕拱手昂声:“喏。”随即,刘偕又提议:“彭城水淹,就恐关云长迫于城中男女生存请降。还请兄长派遣使者,夜中泅渡送信,以固其志。”彭城如果投降,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会让徐州形势大变。那个时候刘偕又在赵基麾下做人质,极有可能被泄愤砍掉。既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