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拜为军师(4/4)
那就必须火速平叛。若放任,等于鼓励其他人称帝,到时候各地都是皇帝、藩王,朝廷权威大丧,反而就没了价值、意义。怎么处理南阳问题,才是新朝首要大事。派个强势的人去,等于逼迫刘表加快造反。赵基早有预案,就说:“我有两个人选,第一是原沛国相陈珪。由他出任南阳,可安荆州之心;其次是李通,此人部曲万家,留在汝颖之间,若与蒙侯联合,非社稷之福。”赵岐闻言,想了想,就说:“析分南阳,以陈珪领南阳,分出来的新郡交给李通。”李通的门第不高,麾下部曲以乡党为骨干,盘踞汝南西南时,李通就是强势的地头蛇,能轻易动员万余部曲作战。如果让李通带着部曲迁徙,那很多人眷恋故土会放弃李通,李通能缩水到三五千家。就李通这种野路子,面对郡守高位,不一定能忍得住。再说了,在中原与吕布、袁术做邻居,对李通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见赵基点头,赵基是真的不在乎南阳。赵岐又说:“刘表顾虑南阳大姓兼并三辅灾民后做大,朝廷可与刘表一起下令,督促各家释放三辅男女。那张将军如何安置?”“弘农有段煨,我想请张将军暂任左冯翊,再迁京兆尹,未来做个使匈奴中郎将,远离州郡纷争。”让张绣去三辅滚一圈,然后去守边,自然能避开许多政治危险。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赵岐也想给张绣找个好路子。略沉吟,赵岐就问:“侍中几时能讨破李傕郭汜?”“明年,我摘下李傕郭汜的头颅做成酒器,请台卿公鉴赏。”赵基做出承诺,那可是曾经权倾天下的两个男人。骆俊听着侧目不已,赵岐立刻表态:“既如此,老夫愿随侍中北上。”倒不是怕赵基肃清三辅大姓,三辅大姓都已元气大伤,不值得赵基动手,除了苏氏。“台卿公若是有意,我愿效仿张将军,拜台卿公为军师。”赵基郑重拱手,赵岐快九十岁的人了,带着赵岐征讨关中,容易取信三辅残留的士人、军吏,瓦解李傕郭汜的外围势力。他现在的体量,容得下这些苟延残喘的关中士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