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灵光一闪(3/4)
绍对治下的控制力。想要让袁绍卸掉高干的并州刺史一职,就必须给袁绍升官,强化袁绍对冀州的控制。只有这样,袁绍表面不吃亏,才会答应。否则这就是寸步不让、关系生存的大事,到那个时候,赵基也没退路。双方决战打完,朝廷估计也就跟着完了。刘协本就聪慧,立刻就找到了安抚袁绍的办法;而刘协表现出来的聪慧,才是公卿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底气。耗下去,早晚也能耗死袁绍、曹操。也就突然崛起的赵基年轻,但这并不妨碍什么。只要天子待在那个位置上,不主动犯错,全局影响力增长极快,无人能及。就袁绍的年龄来说,还能活几年?以袁氏的门第来说,现在将上卿右将军级别的袁绍拜为三公级别的骠骑、车骑将军也没有什么问题。反正这两个官位也空着,刘协很是大方,询问众人:“诸公以为,拜袁氏为骠骑将军可好?”再由骠骑将军袁绍表述赵基功勋,给袁绍留够表现的舞台,那么袁绍大概率能放弃高干。给不给骠骑、车骑将军,也不影响他们对军队的控制。因霍去病的原因,骠骑将军比车骑将军更为清贵、显赫,而袁绍近期又再招抚鲜卑、乌桓,这个官位能直接挠在袁绍心坎儿。而朝廷能获得什么?当然是上党郡守!袁绍不可能让赵基拿走,也不能让黑山军拿走;赵基自然也不会让袁氏故吏拿走。这个关键职务,就能落到朝廷手里!上党在手,朝廷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不是缺上党的这点人口钱粮,而是可以通过上党与各郡建立沟通渠道,将朝廷的声音传达到郡县级别。这就很很妙了,袁绍、赵基相互牵制,谁都无法轻易夺走朝廷控制的上党。谁主动发兵进犯,就要遭受朝廷的责备与道义上的打击!河东、太原、河西、雁门、上郡等等之地都能抛给赵基,唯独河内、上党必须抓在朝廷手里!军营是个神奇的地方,这段时间里刘协只是生活在军营里,思维发展变化,也开始直接起来。不必要的东西说给就给,只要抓住关键,以后就能反制袁绍、赵基。若论打仗、治民,公卿们也能说的头头是道。而现在皇帝仿佛灵光一闪布置的局势,自然也能被精于此道的公卿们看明白,自然乐于支持。司马防坐在末席,却察觉几个人有意无意打量自己,难道怀疑是他暗中授意、指导皇帝?想到这一茬,司马防立刻就难受起来。如果赵基也看穿这一茬,又不得不接受……报复的话,会不会直接来敲他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