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337章 刘备:朕刚当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吗!(2/9)

第337章 刘备:朕刚当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吗!(2/9)

刘备逼迫退位!”众臣哗然,益州本土官员全都面面相觑。夏侯惇怒拍案几:“刘备安敢如此!”“明公,当速发兵讨逆!”司马朗沉声说道:“然刘备势大,若贸然兴兵……”此时,巴王杜濩、夷王朴胡出列,拱手高声道:“魏公!我等亦得天子密诏,命魏公为国讨贼!”这些人早已被曹氏贿重金收买,现在站出来,就是在配合曹操演戏。曹操乃拭泪,慨然道:“既天子有命,操虽才疏德薄,亦当勉力为之!”程昱适时而进,谏言道:“今刘备僭越称帝,天下动荡。”“明公既受密诏,当正名号,以安蜀中军民之心!”夏侯惇等众趁势高声附和:“请明公进位王爵,统领益州,共讨国贼!”众将齐声附和,益州官员见大势已定,亦纷纷拜倒。他们本就与曹操是利益共同体,自无反对其称王之理。曹操见人心所向,自知大势已定。然而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乃故作为难,推辞道:“操本汉臣,岂敢僭越……”程昱正色说道:“明公若不受王爵,何以号令三军?”“何以昭示大义?”曹操沉默良久,终长叹一声,肃然说道:“既是诸君力谏,操……便暂领魏王之位,以讨不臣!”为何曹操不敢称帝?主要还是一州之地,不仅无法获得天下认可,反而可能会激发内部矛盾。益州本土士族也无法接受曹操肆意妄为到这种程度。并且这也会给刘备提供讨伐的口实。同时,曹操喊出称王的口号,是假借汉帝之名。也就是说,在曹营,他们是不承认刘备的帝位的。仍然遥尊刘协为汉帝。如果曹操自己称帝了,不就丧失了最后的政治号召力了吗?益州本土官员,见曹操把巴王、夷王都请来了。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于是纷纷拜道:“臣请曹公进位魏王!”一时之间,魏王千岁之声山呼海啸。按理说曹操的“魏公”之位,继在河北。如今退守益州,已无魏地。为何不用“蜀”号,亦或者“巴”号?这还是出于政治考量。曹操的魏公之位,是刘协封的。如今既然是遥尊刘协为汉帝,自然应当延续旧号。这是在强调自身汉廷的正统性。即曹操是“受先帝册封”的。保持政治连续性,避免因改号引发的内部动荡。就在文武众官皆议立曹操为魏王时,忽有一人站出来反对,力言不可。众视之,乃尚书崔琰也。崔琰据理力争,说道:“当年高祖杀白马,与诸王立下盟誓,非刘不王。”“如今刘备虽然称帝,然其手下李翊,有盖寰宇之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