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263章 李翊出使宣大国国威,曹魏赔款签丧权辱国之约(2/8)

第263章 李翊出使宣大国国威,曹魏赔款签丧权辱国之约(2/8)

高了。所以见曹操服软,刘备果断叫停。曹操无奈,只得同意。表示两国可以在邺城进行和平谈判。但提了两个要求,第一,要刘备以齐王身份,直接向汝南前线下令。在谈判结束之前,让关羽立刻停止攻城,保障城内守军的安全。当然,这个要求其实也算合情合理。毕竟都和平谈判了,没道理手下人还要继续火并。这也主要得益于曹仁的拼命死守,让关羽没能短时间内夺下城池。不然,曹操连这一个要求都提不出,会更加被动。第一个条件,刘备欣然接受。即写一道手谕,发给关羽,命他暂停攻城。但并不撤去围困之兵,算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后手。至于曹操开出的第二个条件,则令刘备有些难以接受。曹操要求前来谈判的使节团,人数不能超过八百兵。站在曹操的视角,他当然觉得自己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毕竟邺城是他的治所,你要是带太多人过来,给我一锅端了。那我岂不是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站在刘备视角,他却觉得曹操这个要求颇为无礼。本来在曹操的首都进行和谈,就是为了彰显齐国荣誉。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昭告天下。震慑周边群雄,让他们知道新的霸主已经产生。这对齐国未来国际上的行动十分有利。可只带八百兵过去,如何彰显齐国国力?如何宣扬齐国国威?而且八百兵,也无法保障齐国使节团的安全。以曹操有口皆碑的人品,刘备完全有理由担心他会撕票。所以果断拒绝了只带八百兵的要求。表示至少得派三千人。可如此一来,曹操也不干了。三千人,这已经是一支可战之兵了。万一有变,刘备派遣大军过来。与这支使节团里应外合,那不完犊子了么?更别说这三千人,肯定是精锐中的精锐。于是,两边谈判一时陷入了僵持。最后,还是李翊单独找到刘备,上书谏言道:“今虽大破魏军,虏于禁七军,然国内实已疲极——”“青徐之粟十去其七,幽州之毳尽充军资。”“若迁延不决,恐胜势渐消,如春冰之泮。”“曹操新败,胆气先夺。”“当乘破竹之势,速遣使议和。”“否则,继续俄延,必遭反噬。”“愿大王以万民为念,效先王权变之智!”还是那句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永远不要低估一场战场,所带来的钱粮消耗。李翊向来主张稳扎稳打。他极力反对任何透支国力,破坏民生的政策,来不择手段地服务于战争。譬如玩儿三国志游戏,有的人推得快,几年十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