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就是条狗,也得托生在徐州(2/10)
“临发矢时,有人惯于目视箭簇。”“亦有人惯于目视弓左,皆谬也!”“若只看箭簇,只怕箭簇虽正,而箭杆不正,所射之箭必然偏斜。”“若目视弓左,虽能看清目的,箭矢却被弓身遮挡。”“此将难以辨视箭簇,不知箭簇位置指向,便不过是乱射一气罢了。”众人皆聚精会神的听着,包括李翊在内。李翊虽不用上阵杀敌,但平日锻炼身体,也喜欢射箭玩玩儿。这已经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了。只有亲身射过箭的人才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此外弓箭手之所以难训练,是因为他不止要练箭术,还得练近战肉搏的能力。古人云,“临阵不过三矢。”意思是真当两军对垒打起来了,人家的骑兵冲过来。给弓箭手留足的时间,就只够他射三箭的。至于躲在人群后面抛射,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古代造箭成本很高,你真要射箭,就必须得给我射准。哪能当加特林一样胡乱射击?所以,为什么说陈王刘宠那三千蹶张士都是精兵中的精兵呢。因为那都是正宗的弓弩手,训练成本极高。黄忠继续侃侃而谈,将自己多年的心得教予年轻后辈。“故射箭,目之所视,不可单看一处。”“应起自箭杆,连至箭簇,再延之直达于箭矢之的。”“如此一来,欲射之的,大小远近皆了然于心。”“此为‘审的’之正法也。”说着,黄忠挽起袖袍,拈弓搭箭,一箭正中红心。然后又对众人补充说道:“五十步外之射,可用此法。”“而五十步以内者,射法则与骑射相类,便另作别论。”“不论步射骑射,箭矢之的,即射者之意也。”“意在心而发于目,不可不知也。”“尔等须谨记。”众人纷纷颔首,默记于心。黄忠见众人似懂非懂,只指了指箭靶,大声笑道:“射术非一日之功,汝等且照我之法试之。”“假以时日训练,未尝不能为养由基、李广也!”众人谢过,各自取弓取箭,训练去了。黄忠在一旁认真督促,不许众人偷懒懈怠。李翊则在一旁静静观看,见众人这般有精气神儿,他也颇感欣慰。正练时,忽听得一声惨叫。立马引来众人目光。只见一士兵,扶着伤臂,血流如注,痛不可当。“……这是怎么回事!”李翊走过来,表情严肃。众人诚惶诚恐地向李翊解释道:“禀、禀郯侯,适才我等对练时,不慎将之砍伤。”“刀刃着得深,血止不住了!”李翊一颔首,舒口气道:“习武本多凶险,难免擦着碰着。”“去给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