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肥肉(1/3)
不多时,里面的师爷走出来,亲自把冯不疾扶起来。捋着山羊胡子笑道,“哈哈哈,小不疾,李大人一直惦记你们呢。那些族人还欺负你们孤儿孤女吗,牌坊建的怎么样了?”冯不疾道,“族人没有再欺负我们,我和姐姐过得很好。牌坊的木桩已经搭好,石头陆续拉来……”师爷哈哈大笑道,“小娃聪明,还知道‘陆续’,不愧是冯医婆后人。人生路漫漫,需勤学不辍,为你大姑争光,光耀冯家门楣……”冯不疾表了几句决心后离开。姐弟二人又去了隔壁的牢房,把路上买的几斤糖果送给牛牢头和两个禁婆,感谢他们曾经对冯初晨的照拂。这些事办完已经晌午,几人去面摊吃了面,又雇驴车去德春堂。方老大夫看到面带红晕又长胖了的冯不疾吃惊极了,摸了脉后更吃惊。“这孩子的喘病已然好了大半。若照这个趋势,痊愈都不一定。”他看诊几十年,像冯不疾这样严重的喘病,别说没有痊愈的,基本上都活不到成年。冯初晨笑道,“是呢。往年一入秋,弟弟就咳嗽加剧,喘气不畅。今年不仅喘病大好,肠胃也好了许多,这一个多月长了四斤多。”两人探讨了冯不疾的病情后,重新调整了几味药。之后又去了北安坊的新宅子,商量房子如何装修及打家具的事宜。开医馆靠后,先去第二个住的宅子。既然这个宅子写冯不疾的名字,就让冯不疾住正房。正房西耳房供奉大姑和冯求恩夫妇的牌位。东厢冯初晨住,西厢北王婶住,南屋半夏、芍药住……要在两个宅子之间的墙上开道小门,方便进出。前两个胡同有一家木工铺,王婶把郭木匠请来家里量了尺寸,说了做哪些家具。木头和做工要求不高,无需雕花,刷漆即可。大概需要二十几两银子,冯初晨先交了五两银子定金。做完这些已经申时,几人才雇驴车回白马村。这里离西和门不远,一个时辰便到家了。冯初晨让王婶明天去村里走一趟,把家里买宅子花完钱的事传出去。她又在心里盘算未来。如今家里只剩二十几两银子,开医馆的银子不知什么时候能攒够。无论哪个社会,都不能用救人来发大财,这违背了医生的初衷,也亵渎了这个称谓。而她最挣钱的上阴神针,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大姑二十几年救了三百零八人,也就是一年只有十一二人有缘施上阴神针。因为自己不接生,还会错过病孩子,遇到能施神针的孩子就更少。要多制苦参修复膏卖钱……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