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二爷的仁义,靠的是拳头(2/3)
多厉害。书院出来的弟子,实力差别都不大,何况教授他们武道的张远,年岁不比他们大多少,却强到让他们绝望。久而久之,他们已经习惯自己是个普通人。武道修行,如果你不将命拿出去卖,你确实就是个普通人。不管是把命卖给朝堂军伍,还是卖到江湖,那都是拿命搏一个富贵。“陶公子,过些时日我俩去一趟冯家,”张远端坐,面上神色平静,“有德老哥不在,你我就是陈武长辈。”“这事情,你我做主就是。”“其实我们让陈武和黄三良留在庐阳府,也是自私了。”张远转头看向车窗外,轻声开口:“我少在府城,想着他们在,能帮书院教武道,也能承袭父职。”想法是好的。但是人心总是有欲望的。他张远可以为了一卷麻布留在庐阳府,不代表别人都可以。二十郎当,正是热血的年纪,又有不弱的修为战力,怎么甘心?“等他成亲之后,陶公子你写份荐书,让他去北境,那里边军与魏国和梁原域对峙,摩擦不断,要建功立业不难。”看向陶公子,张远伸出两根手指。“一,陈家要有后,不然我俩对不起陈武他爹的托付,二,我放在书院中的那几卷兵书要让这小子背熟,去军中从普通军卒做起。”陶公子笑着点头,看向车窗外。“庐阳府,毕竟是太小了。”这话不知道无意感慨,还是说给张远听。——————————————郑家庄。张远他们到的时候,郑老爷子的灵柩已经要出殡了。他们二人到灵堂叩拜,再烧了点纸钱,走到一旁。“二爷,夫子,多谢你们能来送老爷子一程。”说话的老者是郑家庄中里正,跟战死在丰田县城的郑强是一个辈分。郑强战死,郑老爷子膝下无子,不过村子里旁支的侄子辈不少,置办的后事也算风光。这几年因为张远他们在,郑老爷子在村子里本就过的不错,是因为后来病重才去医馆住的。几个郑家后辈上前,向着张远他们施礼。大家都知道,郑老爷子离世,郑家庄跟二爷的情分也就淡了。不过按照二爷以往行事的风格,只要家族后辈中有不错的苗子,二爷还是会答应送去书院的。哪怕家族里凑学费,只要能在玉林书院中读书习武,往后总能有个前程。张远也没一口答应,跟陶公子问了几句话,挑了两个机灵的,说过几日送去书院试试。这已经让郑家人欣喜望外了。“二爷,夫子。”两个穿青色武袍的中年上前来拱手,让周围的郑家庄人都往后退开。这两位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