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不能把畜生当人看(2/3)
道:“当时记录的警官没细问,所以我就一句话带过了。”“详细说说。”于大章说着,摆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来。“当时我确实有点不舒服。”周子喆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后来想想,那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并不是真得了病。”“那时的我已经没有人样子了,半年没洗过澡,还待在那种环境,所以很难从表面上看出什么来。”“那些人特意来看了几次,见我连饭都不吃了,就给我带到了一个类似卫生所的地方。”“大概是给我注射了类似葡萄糖的东西,我感觉身体好多了,四肢也有劲了。”“于是我就在后半夜溜了出去。”后面的事于大章都知道了。周子喆连夜下山,又走了一天一夜,最后在一个工地门口昏倒。而那时候的周宏富还是一个木匠,看到孩子可怜就给带回了家。那些人虽然没人性,但却不怎么聪明啊……于大章从周子喆的话里听出了一些端倪。禁锢人的方法简单粗暴,还被一个五岁小孩装病骗了。这个智商不像是会使用蒙骗手段的那种人。所以说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哪怕是一句普通的话,也许就能从里面分析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你和你养父没报过警吗?”于大章觉得这话问的有点多余。但他还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十六年过去了,周子喆居然还在纠结那些人贩子。这说明他尝试过让警方处理,但结果却不如人意。果然,一听到于大章问这个,周子喆立刻露出无奈的神情:“我和养父何止是报过警,从九八年开始,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去问一次。”接下来不用细说,于大章也知道怎么回事了。这类案子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主要集中在改开初期二十年,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巅峰。周子喆这还算好的,至少逃出来了,还被一户好人家收养。那些杳无音讯的才叫惨,甚至还有一些被砍去手脚送去街头要饭的。不过这种情况在2000年以后逐渐减少,没发现街上要饭的几乎看不到了么。要说查案,肯定是要优先那些还没有找到的,像周子喆这种……能耐心回复就不错了。这次能让支队专门出人调查,其实是周子喆用命换来的。只要能查拐卖案,他就不挣扎、不抗拒、坦白交代。怎么说呢~要求不过分。.从看守所出来,于大章又回到了队里。他这次找周子喆就是当面了解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毕竟之前打过交道,沟通起来也顺畅一些。有这个便利条件,于大章自然要利用起来。回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