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生死未卜(5/7)
有发现意外,也就放宽了心。因为检查细致,绕着水库一圈查下来,已经三个小时过去了。秦正刚却不敢放松,下了堤坝后又打算顺着圩堤,一路巡视到镇上去。这一趟有近十公里的路程。随行人员虽然不情不愿,却也知道特殊时期君命难违,所以只能跟从。结果还没走出一百米,圩堤底下湍急的水流声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秦正刚最先发现情况。圩堤底下,本应该死死关紧的闸口,却不知什么时候被打开了。要知道曾家村是汛期重点点位。暴雨发生的这些天,秦正刚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巡完水库巡圩堤,一点不敢懈怠。而昨天,这涵洞还是关闭的。秦正刚看见湍涌的渠水,顺着大开的涵洞汩汩不停地流向潮水河,立即动了怒,质问村主任是怎么回事。村主任哪里知情。不过走下圩堤,顺着田埂稍一查看,便可发现端倪。此时已是8月初。水田里的二季稻,经过半个多月的水土滋养已经长得郁郁葱葱,壮如韭菜。按往年天气,这会儿汛期应该已经过去了。田里水位下降,更适合稻苗成长,农民只需按照田里水位及时从水渠里引水灌溉即可。然而今年天气反常,雨势不断,如今更是连日暴雨不绝。早该见泥的水田里,如今却被泡得大水汪汪,几乎没过七八寸高的稻苗。要是再这样下去,这一季稻苗就完了。农民按说可以往水渠里放水。可问题是,连日暴雨不绝,水渠也被灌满。锄开田垄,反倒会引发水流倒灌入田,给即将淹没的水田造成致命一击。眼见稻苗即将被淹。村民们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出了下下策,偷偷把穿过圩堤的涵洞闸门给打开了,把水渠里的水排到潮水河中去。这个猜测,从田垄上挖开的口子,以及田里源源不断流向水渠里的水,便可作证。按说遇到大雨连绵天气,田渠水位上涨,这的确是个排水的好方法。圩堤建设时开设涵洞,本就用意在此。可问题是,潮水河现在已然水位暴涨,进入了洪水爆发的前奏。河中水位已和水田这边持平,靠着圩堤保护,才能暂时保证不发生洪水漫堤的风险。更可怕的是。上游牛山镇突发地震,暴烈的山洪眼看就要顺河而下。届时引发水位再次上涨乃至爆发特大洪水,均已是确凿无疑的事。指今望明。相较于曾家村及下游好几个村落数千百姓的安全,几亩水田的死活,便显得无足轻重。更何况,生长在南方的人都知道,水稻就是水牛,水多水少都能勉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