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悟性逆天,给老中医一点震撼(月票加更3K)(1/5)
虽然很想看,但是方言表面上还是没有迟疑。
只拿起了《黄帝明堂经》。
接着就自顾自的打开看了起来。
里面对人体众多腧穴进行了系统的命名,详细描述了各个腧穴在人体的具体位置。
阐述了每个腧穴所能治疗的各种病症。
就以合谷穴为例,方言看到里面记载其主寒热、痎疟、狂易、鼻鼽衄、热病汗不出、目痛、头痛、口齿龋痛、惊、喉痹、痱、痿、臂腕不用、唇吻不收、聋、耳中不通、瘖不能言、口噤不开等病症。
还说明了针刺的深度、留针时间以及艾灸的壮数等刺灸法。
如合谷穴就写了“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其实从目前看到的内容来说,都还是一些比较简单正常的。
用来给初学者看确实很不错,但是老爷子可说过,他从这本书里自创的燎原针法,于是方言又继续往后面翻。
没一会儿,就翻到书后面,发现后面内容明显和前面不一样,是两本书装订在一起的,开头就是一张图。
准确说是一张以朱砂绘制的人体八卦方位图,配穴图以先天八卦方位为框架,将人体分为八宫,每宫对应一组穴位群,治疗特定类型病症。
方言往后翻越逐行细看:
乾宫(天部):主头面、脑髓疾患。
穴位:百会、神庭、印堂、风府。
刺灸法:乾属金,针用平补平泻,留针九息呼应“乾为天,数九”;艾灸三壮以补阳气。
坤宫(地部):主脾胃、水湿内停。
穴位: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太白。
刺灸法:坤属土,进针后先泻后补捻转六次逆时针为泻,九次顺时针为补,留针六息。
离宫(火部):主心火炽盛、热毒瘀结。
穴位:劳宫、少府、内关、膻中(火针透穴必选)
刺灸法:离属火,需用火针快速点刺;辅以梅花针叩刺大椎放血。
坎宫(水部):主肾虚寒凝、湿浊下注。
穴位:太溪、复溜、肾俞、关元。
刺灸法:坎属水,针深一寸“水主深潜”,艾灸五壮温补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