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小李带着陪练上门讨教(2/5)
意写的文邹邹的。
方言最后不得不提醒他,让他别搞这些,老老实实按照自己说的白话文,一字一句的写上去,不要添加字,也不要删除字。
谢国莱赶忙答应下来,连说对不起。
这可给贾大鹏乐坏了,他就喜欢看这种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事儿。
不过方言倒是也没生气,询问了谢国莱是不是跟过师父?
然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他爷爷以前就是一个中医堂的抓药工,旧社会的抓药工从小就培养,学习的东西非常多。
之前罗主任来参观的时候,就嫌弃过这边的抓药工什么都不懂。
他要的标准就是谢国莱这种人。
不过培养一个这种抓药工,必须耗时好多年。
现在回城的知青这么多,店里的岗位都不少人盯着呢,那可能让岗位空着等着培养到位再上岗。
不过呢,谢国莱这种经历过老派抓药工培养的人才。
那肯定的是甩出贾大鹏肖六他们好几本书的距离,用起来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某些地方只需要轻轻提点一句,他就能够明白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用像对贾大鹏那样什么都要教他。
一中午的时间,方言就让谢国莱给自己写医案。
谢国莱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中医,但是他懂中药。
习惯了方言的医案格式后,后面写起来就已经得心应手了。
贾大鹏的笑容这下又没了。
因为他发现谢国莱这货是真的牛逼,肚子里的货太多了,他根本比不了。
还好这家伙要去考大学,要是留在同仁堂,他想要升官的梦恐怕就要破灭了。
方言倒是不知道贾大鹏的心理活动,只是感觉今天中午自己好像只需要看病,下针,就完事儿。
开药都只需要说药名,谢国莱就在一旁能写出来。
随后的医案自己也只需要动嘴皮子,谢国莱在一旁埋头写就行了。
提前使用上了人肉语音输入法。
后堂里的事儿,现在甚至只需要一个人都可以完成艾灸的工作。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这时候方言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