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从简的公务接待(3/5)
大夫。
正巧,刚刚在虢邑会盟中被赵武救下的鲁国上卿叔孙豹也一起到了郑国。于是,赵武热情邀请叔孙豹一起参加宴会。
赵武派人将自己一切从简的意思对郑国人讲了,但郑国人在执国卿大夫子皮的坚持下,还是拿出了最高规格来接待。
史料记载:五献标准的宴席。
什么是五献?
这是朝聘的一种礼数,即要“具五献之笾豆於幕下”,同时在宴会厅的门外要安放缶,并将酒壶放在宴会厅的桌上。
缶是当时一种用陶瓦制做专门用于盛酒的宴会或祭祀用品。笾豆可不是什么豆,而是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的为笾,木制的为豆。
这两种玩意儿一摆,就知道这个宴席是什么规格了。
当时接待国外的使者,是根据其级别来安排酒宴的。天子是从来不出访的,所以他派出的使者一般是卿级人物和公爵级别的大夫,可以享受九献规制,侯伯级别的可以享受七献规制,子男爵位的可以享受五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诸侯国来讲,在当时整个春秋江湖,有一个内定的规矩,那便是齐国、晋国、楚国这样的大国卿级大人物,其地位相当于子爵男爵诸侯国的国君。
也就是说,赵武这样的晋国执政大臣,来郑国聘问,享受五献的酒席是符合规制的。
所以赵武还没进宴会厅,便看到了摆设在门口的缶,他知道郑国人准备隆重招待他。
正式的招待,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讲究,这对赵武来讲其实是不堪重负的。一整套繁文缛节下来,大家都累得不行。
赵武很不愉快,他便没有直接进入宴会厅,而到外面转了转。
子产发现了这个细节,他对子皮道:“赵元帅此前已经打过招呼,希望我们一切从简,我们何不安排一次农家乐,大家也不要过于拘束,那就行了。
赵元帅此人幼年经历坎坷,所以待人谦逊有礼,为人极其低调,我看咱们还是不要违背了他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