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先且居彭衙败秦(3/5)
p>
其次是改变了秦军统帅孟明视,他再一次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后世有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是的,孟明视注定要多承受一些心志之苦,然后成就名将风采。
三是改变了秦国对晋国的感觉。
一直以来,秦国总认为能够与晋国一战。至少秦国曾经在韩原之战中大败晋军,甚至俘虏了晋国国君晋惠公。
崤山之役,秦国虽然战败,但毕竟那是中伏而败,真刀真枪的战役,不见得晋国有多厉害。
但这场战役令秦国人心有余悸,因为就狼曋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校官,居然能够如此英勇,晋军的战斗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但秦国人是血性的,也是好斗善战的。连续两次败于你晋国,这口气必须得争回来!
这是秦国国君秦穆公的想法,也是秦军统帅孟明视的想法,更是秦三军将士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注定了秦国还要来报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襄公确实得作好准备了。
既然你秦国人是必定要来报复的,那寡人还不如趁你新败,再踩你一脚?
公元前625年冬,晋襄公向中原的宋国、郑国、陈国三个诸侯国发出了通知,要求三国率军与晋军组成联军,讨伐秦国,一举攻取了秦国的汪邑和彭衙两地。
晋襄公时代的晋国,确实太强大了,西线可以说是牢牢压制了秦国,南线则是牢牢压制了楚国。
东线呢?
东线还有大把的事要处理。比如卫国,卫国居然趁晋国将主要精力对付秦国时发动袭击,这还了得?
晋襄公准备讨伐卫国的消息传到了卫国,卫成公慌了,他立即去找陈国国君陈共公。
因为,陈共公曾经保证过,一旦晋国来讨伐卫国,陈国将为卫国去说情。
陈国为何有这个底气?
说起来也是挺搞笑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