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138章 华而不实阳处父(2/6)

第138章 华而不实阳处父(2/6)

一下你晋国的小弟。



    晋国的小弟很多,楚成王命令楚国令尹斗勃率楚军北上,先是讨伐了陈国,然后讨伐了蔡国。



    再是兵锋北指,目标是郑国。



    郑国地处中原核心,是兵家必争之地!



    楚国的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陈国、蔡国本就是楚国的传统盟友,再说是因为打不过你楚国,而不是主动投靠你楚国。



    所以,陈国和蔡国立即宣布归降楚国。



    郑国也是楚国的传统盟国,楚成王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便是流亡在楚国多年的郑国公子暇。



    现在的郑国国君是郑穆公,那是个亲晋派,楚成王的目的就是狠狠打击郑国,逼迫郑国国君郑穆公下台或者干脆杀了得了,扶持公子暇为郑国国君,从而稳固郑楚同盟关系。



    如果能够实现以上愿望,那楚国在中原的势力范围又扩大了不少。



    晋襄公能放任楚国人这么干么?



    当然不能!于是,太傅阳处父受命率晋军出征。



    这次晋襄公的用人非常令人不解,因为我们知道,晋国现在共有五军,中军、上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每军都各自有帅佐(除上军帅狐毛已经去世),阳处父根本不是五军的帅佐,怎么让他领兵与楚军作战?



    可能全世界的人们都不理解,但阳处父却非常理解。这个阳处父也算是晋国一大牛人了,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阳处父。



    阳处父原为晋国大夫,公族人士,阳氏,名处。因其封邑在阳邑,即今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故以阳为氏。



    前面我们讲过,古人往往有姓名最后加一个“父”字,是后辈人对其的一种尊称。



    但在当时,如果不是阳处父的后人,人们称呼他当然是阳处,即他的名,或者阳大夫、阳太傅这样带官职的。



    阳处父在史料记载的事迹不少,其中有一个成语“华而不实”便是因阳处父而诞生的。



    据说,有一次阳处父出使卫国,回来时路过宁邑,便在宁邑的驿馆过宿。



    驿馆的馆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