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姐夫的小棉袄(2/6)
王朝周期律是很难跳出的一件事,对于隆祐帝而言,这或许是很残酷的。
岳凌简单的与其分辨,直言,三位皇子谁人来为储君,都不如陛下圣明,王朝延续是一件很难的事。
隆祐帝又问岳凌该如何补救。
岳凌坦然说着,“他们处于深宫多年,对外面的事知之甚少,不如早些出宫为好。”
闻言,隆祐帝沉默了许久。
与皇兄的过往,似乎让隆祐帝对于皇子的教养十分敏感,迟迟不愿提及开府一事,也怕兄弟之间在外沾染了不好的念头,最终走上兄弟阋墙的旧路。
可皇家难言亲情。
本来出身尊贵,就很难遇见困境,而无法在人性上有所成长,便是让再优秀的大儒,也难以补救生活坎坷传授的道理。
这也往往是开国明君之后,后代很难再出比肩第一代君主才干的主要原因。
扛着金锄头在后花园中耕田,体会不到民生疾苦。
拿着金枪银刀在校场上习武,不会知道战场的残酷。
培养不出优秀的接班人,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夺嫡中见证最有手段的皇子上位,至少能保证王朝的继承者不算个庸才。
或许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这一回隆祐帝久久未作答复,而是先让岳凌出宫了。
这是近来,岳凌见隆祐帝的最后一面。
“启禀定国公,忠靖侯史鼎戍边年限已至,请求入京,不知能否批准。”
有小吏登堂入门来递交文书。
岳凌浅浅扫了眼,又问道:“兵部是怎么说的?”
“兵部言说,按制可以还京述职,需另寻旁人递补。”
“那就先放在这,待内阁商议过后,呈交给陛下再给答复吧。九边兵权调动,并非小事。”
“是。”
小吏缓步退出,又有人匆匆赶了进来。
岳凌眉头微挑,才垂下看文书的脑袋又抬了起来,“有何急事?”
进来的小吏长长喘气,伏低身子作揖道:“定国公,是您家里的急报。说是林府的两位夫人,今日诞子了,告知您一声尽快回去瞧瞧。”
岳凌闻言脸色一滞,而后瞪大眼睛,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