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豪门底蕴”(1/7)
王烈在全场比赛第五十八分钟的进球,将分差缩小到了一个球。这极大的鼓舞了泰恩球员们的士气。按照泰恩球迷们的想法,或许接下来自家球队就该士气大振,将克莱顿竞技冲的七零八落,短时间内再入一球,扳平比分。说不定还能趁克莱顿竞技球员们方寸大乱的机会,再进一球,完成逆转呢?但是在主裁判鸣哨,比赛重新开始之后,克莱顿竞技的表现却并没有像是被打击到了。开球之后,克莱顿竞技球员们将足球一路回传,一直传到了门将内森·戴耶脚下。戴耶拿球的时候,王烈一马当先冲向他。面对王烈的逼抢,戴耶没有简单的一脚长传把足球打到前场,而是迅速斜着传给拉开接应自己的中后卫杜尚·拉特科维奇。拉特科维奇再把足球传给距离自己最近的凯文·季默尔。季默尔拿球后转身护住足球,维蒂尼从后面抢球时踢到了他的脚后跟,于是季默尔惨叫一声,捂着脚踝摔倒在地。主裁判的哨音响起,吹罚维蒂尼踢人犯规。被踢的季默尔慢慢从地上爬起来,并没有因为被维蒂尼踢脚的不满,显得非常平静。面对继续高位逼抢的泰恩,克莱顿竞技全队的心态就像是他们的队长季默尔一样——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虽然领先优势从两个球缩短到了一个球,可克莱顿竞技球员们的表现却稳如老狗。他们依然在坚持自己的整体传倒控球的策略,绝不轻易用长传球把足球踢到前面去,因为那样很容易把球权交给泰恩,毕竟这支让拉扬·科切亚花大心思打造的球队,天生就不适合干那种“糙活”。或许会有人奇怪,既然如此,刚才那个丢球是怎么产生的?不就是王烈和其他球员坚持不懈的逼抢,导致球权易主了吗?那为什么克莱顿竞技还敢坚持自己的战术打法?首先,任何一支球队在自己后场传倒,和在对方半场传倒,难度都是两码事。越靠近对方禁区,防守密度越大,对传接球的准确度要求就越高,也越容易出现失误,导致丢失球权。其次,传控只是一种足球战术,又不是百分百成功的“绝招秘籍”。任何战术都有缺点,有失败的概率。这一点反过来放在泰恩身上也说得通——他们靠高位逼抢成功扳回一球,却并不代表每次高位逼抢都能成功断球后再进球。第三,想要让一支球队突然改变他们习惯的足球风格,是非常难得,而且也几乎不可能实现。别说在单场比赛里做出这种改变了,泰恩用了半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