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熊孩子(3/5)
幼,尚未执掌府中大权,故从轻发落。责令黔国公府承担前线阵亡将士抚恤,并处罚银三十万两。其余有关犯案人员,一律就地问斩。私自开采的矿山,一律收归国有。着刑部侍郎曹星文调任云南巡抚,一应查案人员处理完手头事务之后,立即返回京师。”永宁帝冷漠的下令道。查不出来真相,他可以理解。但钦差大臣的敷衍,还是令他非常不满。从刑部侍郎到云南巡抚,看似是最正常不过的平调。可两者的政治地位,那是天差地别。刑部侍郎,在京中也是能排上号的大员。朝廷做出重要决策时,他们也有资格旁听。如果能更进一步,就进入了决策层中心,主宰大虞亿万百姓的命运。巡抚的含权量同样不低,但云南巡抚例外。黔国公拿回军政大权之后,云南巡抚手中的权柄,大幅度受到了挤压。说出不好听的,没有黔国公府点头,巡抚的政令出不了衙门。任谁一看都知道,这项任命就是流放。除非能够做出成绩来,不然一辈子都别想回京。皇帝的报复,就是这么赤裸裸。钦差大臣惨遭流放,作为本案主人公的黔国公府,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没收矿产、罚银、承担抚恤金,这些惩罚顶多肉疼一下,对国公府影响不大。朝廷的矿山也需要有人管理,在云南地界上,就少不了国公府的一份。真正有力度的处罚,还是把问题摆在了台面上,往后朝廷会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类似的事情,有且只能发生一次。再出现第二次,黔国公府祖上积累的功劳,也护不住他们。警告有多少效果不知道,反正皇帝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明显是用了心思。……刑部,看着手中的结案文书,费心远的怒气当即涌上心头。为了这次南下调查的机会,他可是硬刚了当朝首辅,才为清流集团争取到了机会。结果最终的调查结果,居然是自然死亡。合着前面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至于卷宗上的其他罪名,费心远直接选择了无视。挑起边界战争,那是下面人干的,黔国公府顶多有监管责任。当时主持军务的是云南巡抚,硬要追责的话,也是死去的刘巡抚御下不严。私开矿产,那就更不算事了。别说当朝国公,稍微有点儿份量的世家大族,谁手头上没几个私矿啊!包括他这位刑部尚书,身后的家族,一样有几座矿山在开发。权贵们都在干,那就相当于都没干。黔国公府无非是干的动静更大一些,让钦差抓住了马脚,但这并不致命。皇帝已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