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浮出水面(2/5)
,敢搞事情。搞不好其中就有人,私底下向皇帝告密。毕竟,朝中大部分勋贵,都有资格向皇帝上密折。“国公爷,一动不如一静。索性先装聋作哑,且看陛下的反应。从大局上考虑,现在这种时候,朝廷不宜闹出大动静。何况那帮文官把陛下得罪的不轻,搞不好陛下也会趁机清除异己。”章师爷想了想说道。权力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永宁帝一直都想在朝堂上扶持自己人,可惜好几次谋划,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掌权的,全是各大派系领袖。或者是掌权之后,变成了各大派系的领头羊。纯粹的保皇党,在朝堂上一直没有多少存在感。没有经历太子那一步,来不及提前培养亲信,这是永宁帝最大的短板。许多人上位前,看起来是忠于皇帝的孤臣,一旦身居高位立即成了派系领袖。哪怕没有派系势力,也会自己拉起一个新派系。倒不是他们专权,主要是朝堂中没有亲信小弟,什么事都干不成。偏偏皇帝又多疑,阵营力量刚刚壮大,就会受猜忌。许多人尚未成长起来,就倒在了官场倾轧中。现在文官集团大洗牌,无疑是培养亲信的最佳时机。趁各大派系内部没有统一,迅速推自己人上位,这是瓦解朝中派系力量的唯一机会。任何一位果决的君主,都会趁机清除异己。反正死的再多,都是勋贵外戚背锅。“陛下,如果能够想到这一点,也不至于被一帮书生拿捏。别的不说,光区分敌友,陛下就没搞清楚过。只要话说的好听,就会被视为自己人。”景国良摇了摇头说道。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他对永宁帝已经不抱有希望。耳根子软,容易被人忽悠。遇到重大事情,又扛不住压力。文官施压的时候,选择了退缩。勋贵外戚闹了起来,大概率又会选择退缩。明明一开始,就能够解决的问题,硬是被拖成了顽疾。“国公爷,这话可不兴说!”章师爷一脸惶恐的劝说道。这种高端博弈,着实超过了他的认知范围。饱读圣贤书的他,完全无法想象,政治博弈的对手居然可以是皇帝本人。……养心殿,一点也不养心。永宁帝封锁消息的命令,下面人左耳进,右耳出。百官离开皇宫之后,朝会上的变故,迅速传遍了京师。民间还给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永宁惨案”,搞得就像他这皇帝,才是罪魁祸首一样。“陛下,那些官员家属,又来要人了。”徐忠恩压低声音汇报道。最近几天,司礼监的压力非常大。皇帝放回了轻伤员,重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