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湖广公债(2/5)
武昌的屏障,还是连接西部州府的最后通道。丢了岳州城,大楚就被官军一分二,到时候楚王肯定饶不了他。长沙城怎么沦陷的他不知道,但既然陷落的那么快,肯定少不了内应的功劳。一瞬间,他看在场几名文官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这些人都是最近几个月,陆续投奔过来的。在投奔义军前,都是湖广的士绅,部分人还在大虞做过官。当了大半辈子大虞忠臣,才跟着楚王混了几个月。没有和大楚共过患难,忠诚度几何,谁也不知道。倘若官军在城中安插奸细,这些人都是嫌疑犯。“将军放心,下官定当安抚好民心!”觉察到肖老四脸色不对,丁知府当即保证道。其余几名文官,更是被吓的瑟瑟发抖。楚国武夫当政,在这里做官,实在是太难了。一点儿事情没办好,就要被武夫们训斥。争辩几句,搞不好还会挨揍。向上面告状,没有任何作用。敢对他们出手的,都是楚王的亲信。哪怕官职不高,在楚王那边的面子,也不是他们这些“贰臣”能比的。投奔楚王后,在获得高官厚禄的同时,也遭到了提防。即便纳了投名状,依旧还是低人一等。“报!”“将军,大事不好,城外又新来了许多官军。敌军还推出了火炮,看样子是准备攻城啦!”亲兵队长带来的噩耗,打破了室内的尴尬。敌军兵临城下,现在可不是勾心斗角的时候。一旦官军攻破城池,最惨的不是义军将领,而是他们这些背叛大虞的文官。一些世家子弟已经暗自筹谋退路,官军迅速收复失地,证明大虞的江山还没有到寿终正寝的时候。参考历史经验,大统一王朝衰落之后,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立即死掉的。在王朝覆灭前,从不缺乏忠义之士逆流而上,妄图力挽狂澜延续国运。或许书信上的内容,需要重新考虑。可惜李牧那混蛋太能打,让朝廷熄了招安的心思,他们连谈判的本钱都没有。现在重回大虞阵营,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新任湖广总督就是吸血鬼,开出来的戴罪立功条件,完全是想把人榨干。这笔钱巨额买命钱,他们自己肯定出不起,只能由身后的家族想办法解决。毕竟,造反是株连九族的罪名。一旦深入追查,那就是全族一起完蛋。不过这些人本就是族中远支旁系,让家族掏出了巨款,回去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犹豫、彷徨、忐忑、恐惧,一系列复杂的情绪,不断在众人心中上演。“传令下去,全城戒严。从现在开始,禁止任何人在街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