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议封爵(3/5)
将成为常态。无论是为了朝廷的颜面,还是出于战略安全考虑,大虞都必须发起反击。在敌军撤退过程中,一众勤王大军,纷纷上场表演。包括一直划水的辽东镇,也主动出击,陆续解决了几支运送战利品队伍,累计战杀真虏上千。可惜总体上,大虞朝还是败多胜少。这是后勤的锅。很多勤王大军,因为来的太过仓促,携带的物资不足。本该为勤王大军提供战略物资的地方衙门,因为官僚系统的腐朽,表现的非常迟缓。以至于不少勤王大军,抵达前线之后,过上了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没有出现大规模哗变,都是忠君爱国的表现。饿着肚皮上战场杀敌,效果自然不佳。即便是环境如此恶劣,各部还是累计斩杀了数千北虏。只是这样的战绩,显然无法令永宁帝满意,也不能让百官们满意。才斩获几千真虏首级,哪怕不考虑含金量,数据上也赶不上第一次济南大捷。“让他们进来吧!”永宁帝笑着说道。看得出来,他现在心情非常不错。战场上连续的失利,前线的捷报,就成了最好的良药。哪怕战报上,勤王大军付出的伤亡更大,也被他给无视了。步兵打骑兵,不付出点儿代价,这怎么可能呢!大虞朝最不缺的就是人。兵马折损大,补充上损失即可。打了胜仗,不光皇帝高兴,百官们也高兴。能够取得显赫战绩,证明大虞朝还是能行的,暂时不需要考虑改朝换代。只要再接再厉,平定了白莲教之乱,一切又会回归正轨。作为既得利益者,朝廷既然能够抢救,谁也不想推倒重来。……“山东地区的北虏损失惨重,剩下的残余力量,正忙着向北逃窜。其他地区的北虏,也在撤离中,兵部可有进一步的作战计划?”永宁帝关心的问道。哪怕战场上打的一团糟,对兵部他依旧寄予厚望。倒不是喜欢重用文臣,纯粹是平衡需要。既然要重用勋贵系将领,那就必须安排制衡手段。稳固兵部的地位,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陛下,兵部已经严令各地兵马,拦截北归的敌军。目前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定会给敌军予以重创。眼下最棘手的是钱粮,朝廷拖欠的军饷数额,实在是太过巨大。下面的官兵,都快要活不下去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会生出大乱子。其次是嘉奖有功之臣。主要是舞阳侯所部,先后取得两次大捷,给予了敌军重创。战绩之显赫,为国朝百年来第一人。按照功绩,理应进行封爵。”万宇轩当即回答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