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外包(3/5)
。不过这些人同样有自己弱点,那就是在乎自己的声誉。暗地里饿死再多的人,也不会有人在乎,一旦摆在了明面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没有人能够承担饿死几十万人的政治后果。尤其是对地方官来说,治下饿死几十万人,那是要遗臭万年的。发生了这种恶性事件,朝堂上的政治对手,不介意顺势把他送上断头台。“不至于!”“事情不至于到这一步!”“李指挥使,这话可不能乱说!”张思翰急忙否定道。内心深处,他已经恨死了李牧。一下子把所有问题放在明面上,如果不解决的话,他这位巡抚就是第一责任人。可是想要解决问题,又需要大量的钱粮。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缺口,就算放在最富裕的南直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要知道大虞朝每年的税粮总量,全部加起来也就三千万石。受战争的影响,今年朝廷能够征收到的粮税,最少下降三分之一。看似朝廷手中的粮食依旧不少,可朝廷要养的不光是广西。文武百官的禄米,九边重镇的军粮,还有陷入战争的多个省份,都需要朝廷支持。“巡抚大人,我可没有和你开玩笑。估算的粮食缺口,并不包括军粮。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就去扮作商旅,深入民间走一走。白莲教反贼在撤离前,查封了城中所有的粮店、仓库。能够带走的粮食都带走了,带不走的也被一把火烧了。现在收复的镇安、浔州等地,全部都是一个烂摊子。你别奢望拿军粮填坑,就算士卒们不吃不喝,也养不起这么多张嘴。如果找不到解决之法,本将只能从这些地方撤军,把事情如实奏报给朝廷!”李牧冷漠的说道。不是他咄咄逼人,主要是地方上的百姓等不起。叛军的手笔太过歹毒,光靠民众自己的存粮,根本支撑不了多久。一些没有存粮的城中居民,此时已经在等米下锅。为了稳定局势,他一面展开以工代赈进行战后重建,一面拿出缴获的粮食让粮店重新开业。不过这只能解燃眉之急,广西缺粮的大趋势,依旧没有改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撑不到年底,广西的局势就会崩溃。“李指挥使,本抚只能尽力而为。只是本抚被贬入广西,在朝中本就不受待见。想要说服皇上和内阁,划拨这么多的粮食,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此事还需要大家的帮助,方能渡过难关。”张思翰无奈的说道。事实证明,被贬的官员,就没一个能拿到好差事。哪怕事先知道广西巡抚不好当,他也没想到会这么棘手